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11月24日,第五屆文化和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文化數字化戰略、數字文博、城市數字化、數字文創、智慧文旅、AR智能等文化科技融合新熱點,總結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在文化數字化方向的應用,為全國文化科技融合產業發展提供新思維和新角度。
論壇共分為主題演講、報告發布和圓桌對話三大環節。在主題演講環節中,五位演講嘉賓圍繞熱點分享了各領域內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資料圖片)
中宣部文改辦原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高書生以“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技術路線與中心環節”為題,系統分析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內容。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梁鋼圍繞“文化遺產數字活化利用”展開演講,介紹了一系列數字藝術作品,闡釋數字化帶來的文化遺產演繹方式革新,并介紹了 “數字供養人”“云游長城”和“古籍保護與活化”三個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演繹案例。
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潘谷平分享了“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南京實踐”,他提到,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世界文學之都率先推出文化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并從構建南京數字文化新資產、提供南京數字文化新服務、提升南京數字文化新體驗、打造文都秘境新入口等幾個方面對南京城市文化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進行了詳細闡述與實踐分享。
中傳悅眾(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秦智勇從數字科技時代重構文化內容生產方式和商業邏輯出發,引出文化體驗新場景在數字時代的革新,技術端、內容端、應用端協同創新,攜手共建百萬數字文化體驗場景,讓數字文化走進大街小巷和千家萬戶。
閃耀現實副總裁呼顯龍在線上發表主題為“AR技術賦能文旅元宇宙新場景新模式”的演講,他表示,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可以與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數字醫療等多個領域相結合,未來可期。
在報告發布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洋洋發布并解讀了《中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立足于建設“文化強國”和“科技強國”的關鍵時期,從路徑變遷、場景拓展、政策演進、動能轉換、需求遷移等五方面回顧過去十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中國式演進,并展望未來中國式現代化歷程中的文化科技融合十大焦點,即要素流通、技術路線、算力分配、創作主體、生產工具、關鍵裝備、資源活化、重點產業、理念跨界、融合愿景,從多角度研判我國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熱點新動向新趨勢。
圓桌對話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張樹武主持,對話主要針對文化科技發展現狀、產業情況及企業文化科技成果案例進行分享,探討文化科技融合發展趨勢。
(大會組委會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