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徐春光
4月23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濰坊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在山東諸城舉行。國內外近萬家預制菜企業、行業協會、相關機構同步在線參會。
一般而言,預制菜是指在工廠搭配好菜式,采取冷凍或真空包裝保存,后期只需加熱或通過預制菜包裝里的料包組合進行簡單烹飪,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作為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諸城本地企業諸城外貿早在1987年生產即烹食品骨肉相連時,就已經涉足“預制菜”領域;2014年,該企業又研發出了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魚香茄子、咖喱土豆等幾款“預制菜”,但因技術不成熟和消費者觀念等原因,市場認可度不高。
但從那時起,得利斯、惠發、佳士博等食品企業也都相繼開始了在“預制菜”領域的探索。
提前判斷到預制菜的“風口”,諸城迅速搶抓機遇,依托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整合食品加工企業、餐飲協會、高校科研院所有效聯動,深入實施“一五三五”戰略,即提升一個平臺,打造五個鏈條,做大做強三大品牌,落實五化保障措施,相關產業已在當地聚鏈成群,構筑起了預制菜全產業鏈“諸城路徑”。
谷雨時節,記者在位于諸城的山東惠發食品公司車間看到,香菇肉丸、黃金蛋餃、什錦蝦仁等各種預制菜產品正忙著封裝打包,準備發往全國各地。據該企業負責人惠增玉介紹,疫情期間,公司70多條生產線仍然滿負荷運轉,以滿足全國各地對預制菜產品的需求。
食品產業一直是諸城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發展預制菜產業有得天獨厚的現實條件和歷史基礎。圍繞預制菜加工,諸城市注重整合優勢資源,引導頭部企業全產業鏈發展,打造特色鮮明、輻射力大、帶動性強的產業集群,涵蓋熟食類、調理類、醬鹵類、速凍類等9大類,培育起濰坊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3家,擁有江北地區最大的海鮮冷鏈物流園,建有485處畜禽規模化生產基地、594個百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年可屠宰肉雞3億只、生豬700萬頭;低溫肉制品、速凍調理品市場占有率全國同行業第一,是全國最大的速凍肉丸生產基地,被評為山東省肉制品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實施“千城萬店工程”,完善了“互聯網+”高效物流配送體系;鼓勵企業與沙縣小吃等知名連鎖品牌合作,融入全國全球供應鏈,產品營銷網絡覆蓋國內120余個城市,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推動食品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該市與110家科研機構、協會平臺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產品研發、質量控制、智能化加工和冷鏈配送等環節開展不同維度的合作,實現校、政、企協作發展。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諸城市將打造500億級的預制菜產業集群。如何做好一二三產業融合文章,將產業優勢外化為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據了解,在做實做優第一產業的同時,該市將推動相關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圍繞中央廚房異軍突起、團餐行業蓬勃發展,諸城市通過整合綠色食品基地、餐飲食材供應鏈平臺、商貿服務等相關產業,圍繞預制菜著力構建上下游產業互聯、專業分工明晰、產銷及配套企業相對集中的預制菜生產加工基地,快速形成了輻射全市的食品產業集群。截至2021年底,諸城市共有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業企業771家,實現營收765億元,食品加工業成為諸城市第二大支柱產業。
“我們將整合優勢資源,嚴把市場準入機制,強化政策金融扶持,引導企業在新品創新、工藝升級上下功夫,鼓勵他們主導或參與預制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制修訂,提升行業話語權。”諸城市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徐蘭芳說。
關鍵詞: 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