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氣為兵神,勇為兵本。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蓬勃發展,如今戰斗力生成模式、戰場環境、作戰樣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敢于亮劍、勇于犧牲的血性精神永遠不會過時。血性不是一時沖動,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信仰積淀的產物。有靈魂、有信仰的血性,才是真血性。沒有堅定信念作支撐,軍人的血性就失去了靈魂方向。革命軍人對黨忠貞不渝,始終聽黨指揮,是我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
信念凝聚力量,忠誠砥礪血性。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敵軍相比,差在武器裝備,贏在戰斗精神。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沒有英勇頑強、敢于犧牲的戰斗精神的軍隊,配備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未必能夠制勝打贏。面向未來更須夯實理想信念之基,強化戰斗精神建設,切實把忠誠內化于心,固化為責任擔當,外化為軍人血性,惟有如此才能元氣充盈、敢打必勝,敢拔“虎口牙”、勇闖“鬼門關”,才能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無所畏懼。
新時代強軍興軍的偉大新征程中,人民軍隊作為國家安全的堅強柱石,唯有不斷強化枕戈待旦的憂患意識,激揚敢于犧牲的血性豪情,錘煉百折不撓、勇猛頑強、不怕犧牲的血性膽氣,心思向打仗聚焦,工作向打仗用勁,扎實做好信息化條件下軍事斗爭準備,才能讓血性精神永不卷刃,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作者單位:武警第一機動總隊)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6日 06 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