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執職能,做好“司法服務”大文章,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著力打造更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以更高水平司法服務保障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多元解紛,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法院開辟了涉企糾紛綠色通道,從立案、審理到結案僅用了7天,法官多次組織調解,幫助我們解決糾紛,實在太給力了!”拿到調解協議的被訴企業負責人連連為法院工作點贊。
2022年底,湖州市某服裝加工廠因合同糾紛向吳興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吳興區織里鎮某童裝公司支付定做費用和逾期付款的違約金。法官了解到,該童裝公司因受疫情影響經營不暢,資金比較緊張,雙方對案件事實并無異議,僅對付款期限和金額爭執不下。
依托商事“共享法庭”開展聯調,法官多次與兩家公司負責人聯系,從助力企業發展角度出發,結合案情釋法明理,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僅用7天時間,吳興區法院便化解了這起涉企合同糾紛案,為企業節省訴訟成本3萬余元,這是吳興區法院高效審理涉企案件的一個縮影。
吳興區法院將涉企案件辦理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堅持打出一套“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組合拳”。通過立案甄別、開啟涉企綠色通道、委派商會調解等,推動涉企糾紛多元化解。此外,吳興區法院吸納律所、商會協會等力量充實特邀調解員隊伍,組成商事“共享法庭”專家庫,明確“律師+商會”的行業調解工作模式,與商會聯合出臺訴調對接意見,凝聚合力將涉企糾紛妥善化解、紓困解難。
善意執行,盤活企業實現雙贏
“如果沒有你們,我們公司已經倒閉了,現在公司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工人的工資也已經發放完畢?!北粓绦衅髽I的負責人拉著執行法官的手,感激地說道。
某制衣公司因經營不善無法償還銀行借款近700萬元,多次催收無果后,銀行將該制衣公司訴至吳興區法院。但該制衣公司在判決規定的履行期屆滿后仍未清償借款,銀行遂申請強制執行。
2022年12月,執行立案后,吳興區法院依法采取執行措施,凍結了該制衣公司的銀行賬戶。被采取措施后,被執行企業的負責人陳某找到承辦法官,表示自己會支付欠款,但希望法院能給予一定的寬限期,目前公司尚在生產中,如果資產被凍結,公司將面臨停滯,大批工人將失去收入來源。得此情況,承辦法官多次與申請執行人協商,積極了解研討對策,最終決定先凍結制衣公司部分資產,留下其他資產讓企業再申請貸款緩解經營壓力,貸款成功后再行凍結,即“查封、解封、再查封、再解封”,以此助力企業正常經營。
“不能‘辦結一個案子,垮掉一個企業’,要努力做到‘執行一個案件、拯救一個企業、促進一方發展’,盡可能增強資產的流動性,實現保經營主體與保基本民生雙贏?!眳桥d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龍說。
近年來,吳興區法院以經營主體感受度為落腳點,在涉企案件執行中不斷強化平等保護、善意文明執行理念,鼓勵被執行企業自動履行,健全失信被執行人預警和信用修復機制。充分運用執行和解、分期履行、靈活保全等舉措“放水養魚”,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激活企業內生動力,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暖心服務,護航企業行穩致遠
在“中國品牌日”這天,吳興區法院法官李元光來到了湖州王一品齋筆莊的湖筆生產車間,了解湖筆生產經營情況、知識產權保護情況,為職工現場講解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知識,受到企業員工一致好評。
“法官定期送法進企業,給我們上生動形象的法治課。有法院的保駕護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更有底氣了。”該公司負責人對法官說道。
為了給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精準的服務,吳興區法院還打造了“法企一碼通”,為民營企業提供“點單式”司法服務。
“法企一碼通”是吳興區法院于今年2月16日正式啟用的一款簡單易用、高效便捷的法企服務平臺,圍繞政策直達、公共服務、法企聯動等環節,無縫對接轄區企業。企業家通過掃碼,可以隨時咨詢或提問,法院根據企業家的問題類型,安排專業法官進行一對一答復,提前介入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此外,企業還可通過該平臺了解案件進展,向法官表達訴求、上傳相關文件,真正做到助企服務零距離。
“‘法企一碼通’真的太方便了,專業法官提供一對一服務,切實幫我們解決了實際困難?!蹦辰ㄔO公司負責人說道。
服務營商環境的路上,吳興區法院既是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護航者”,又是服務企業依法經營的“店小二”。如持續打造“法企直通車”品牌,專門設立重大項目(園區)法官工作室和駐企服務站點,源頭開展法護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途徑發布商事審判動態、六大涉企糾紛法律風險提示單、十大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等,引導企業依法生產、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人民法院報余建華 通訊員 黃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