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 郝東紅、記者賴瑜鴻報道:初冬時節,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開展衛勤保障演練。“傷員”批量轉送醫院,檢傷分類組隊員手持移動終端通過語音錄入“傷情”,實時生成電子傷票和病歷,經專網同步分檢到各醫療模塊。與此同時,指揮員借助指揮終端掌握了解接治信息,并向各組下達工作指令。
“語音錄入、實時傳輸、同步分檢,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信息賦能讓野戰救治更加便捷高效。”入伍10年來,軍醫陳肖松多次參加各級組織的衛勤保障演練。他介紹說,近幾年,部隊各級出臺措施辦法鼓勵創新發展,自己所在醫院集智攻關,為裝備安裝“數字插件”,升級了野戰手術車、野戰藥房等裝備,研發了野戰藥材出入庫管理系統,衛勤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實踐中,該醫院著眼衛勤保障需要,采取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送學與自主培養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人員和裝備建設水平。他們與行業頂尖“專科醫聯體”拓展協作,定期開展科研能力培訓和學術研討活動,并選派學科帶頭人、專家教授等開展交叉幫帶;每年遴選一批高質量課題,通過打破專業壁壘、組建科研團隊等方式孵化創新成果;構建完善創新激勵機制,課題申請向作戰急用、官兵急需、患者期盼的項目傾斜,選拔任用、職務晉升、評功評獎時優先考慮成果突出的個人。
同時,他們下大力深化指揮專網建設,動態更新各類作戰數據,實現數據中心、保障體系和應用平臺間互聯互通;借助自主研發的戰場急救演訓系統、暗光動態靜脈穿刺操作平臺等設備,常態化開展模擬訓練。
科技賦能,保障增效。近段時間,該醫院著眼提升人員信息化素養,組織一系列比武競賽活動。期間,官兵圍繞信息化條件下伴隨保障、裝備操作等展開激烈比拼,進一步夯實技能基礎。據了解,近年來,該醫院10多項科研成果獲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醫院專業力量多次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保障任務。
(責編:薄晨棣、馬昌)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