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網財經5月15日訊(記者 杜丁)日前,由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主辦,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國免疫學會感染免疫分會、復星醫藥全球研發中心等協辦的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3年學術年會在京召開。
期間,以“新冠三年帶給我們的啟示”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王福生院士、高福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教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李家斌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鄭昕教授、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啟宇就在對抗新冠病毒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以及新發突發感染病體系建設話題展開交流。
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體系建設,高福院士表示,“未來我們不論是做公共衛生研究,還是臨床研究,要講究以事實為依據,也就是循證醫學?!蓖瑫r他強調,應對未來可能到來的新發突發感染病,大家要團結起來,用技術、醫學保護好全人類。
陳啟宇分享了過去三年,復星醫藥全程參與抗擊新冠方方面面的工作。他認為,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體系建設應加強三個方面的合作,首先是公共衛生、臨床體系和研發企業的緊密聯系;其次是全球同行的快速合作;最后是與有關部門緊密聯動。
談及未來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疫苗和藥物研究,盧洪洲教授強調:“還是要靠疫苗,如何能夠研發出真正有效的預防性疫苗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彼瑫r表示,未來的科技抗疫還應朝著不僅能夠治療,還能夠預防家人感染的藥物研發方向。
李家斌教授則重點分享了新冠三年以來,廣大基層醫生應掌握的治療方法和經驗。“基層面對的可能是早期患者”,李家斌表示:“應早期干預治療,避免向高危病人的重癥化發展,早期抗病毒治療和后期抗病毒治療差距非常大?!?/p>
鄭昕教授從臨床角度,分享了如何優化不同人群傳染病臨床救治的看法。“對任何由病毒導致的急性突發傳染病,抗病毒治療永遠是第一道防線”,鄭昕表示,救治過程中還要重視精準用藥、個體化用藥,充分認識到每一個藥的特性、禁忌癥、適應癥和藥物相互的作用。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等指南性文件均強調了口服抗病毒藥物早期使用的重要性,阿茲夫定和進口抗病毒藥物等已經被納入新版指南進行推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