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底前,全北京市將累計完成3200公里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治理。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慢行系統建設時表示,金融街、中關村西區、前門、石景山萬達廣場等多個區域將打造為慢行示范區。
今年,回龍觀至上地的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成為“網紅路”,吸引眾多市民騎行打卡。圍繞這條“網紅路”,回龍觀區域也正在建設慢行系統示范區,整體提升騎行、步行出行環境。“比如在道路橫斷面規劃上,早些年考慮公交上下客,一些道路人行道處于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中間,隨著沿線商業的發展,逐漸出現了人流、車流交織情況,這些問題將在建設中得到調整。”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副處長王棟介紹。
今明兩年,北京市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慢行系統示范區。王棟透露,西城區金融街、海淀區中關村西區、東城區前門地區、石景山區萬達廣場區域等都在著手打造慢行系統示范區。其中,金融街、中關村西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好,將更注重從智能交通方面進行品質提升;前門區域將結合文化旅游區特點,提升胡同慢行系統;石景山萬達廣場區域則將借鑒CBD西北區的做法,更多考慮商業區功能。
王棟介紹,今明兩年,在慢行系統品質提升方面,除了減少機動車與慢行系統的交織,還將重點加強步行和自行車系統與地鐵站、公交站的無縫銜接。記者從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獲悉,為了提升步行、騎行接駁體驗,在今年市級450公里步道、自行車道治理中,涉及地鐵站72座、公交站臺659座,養護部門同步完善道路無障礙設施。此外,繼去年在“三山五園”和中關村區域路口試點設置腳踏板,供騎行人等紅燈時歇腳外,還將推廣至自行車專用路周邊及望京區域。
在橋梁通行節點方面,城養中心組織對四環內天橋及通道坡道、扶手缺失,位置設置不合理,坡道未到底,梯道扶手未到頂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調查。目前已經完成四環內46處立交橋區、19座天橋及42座通道治理工作。
今年,北京市區兩級將共完成850公里自行車道整治工作,其中市管城市道路針對核心區北部、望京周邊、東南與南部聯絡線及北部區域等五大片區實施450公里;區管城市道路結合各區功能定位,分區域集中實施400公里。(記者 孫宏陽)
關鍵詞: 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