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4月17日訊(記者 黃梅)啤酒加枸杞、可樂配黨參、奶茶里加冬蟲夏草……隨著養生在年輕人群體中走紅,萬億大健康產業市場呼之欲出。基于如此熱門的健康養生市場,近年來,新中式健康養生品牌層出不窮,九芝堂、古漢中藥、洪山正骨等湖南中醫藥老字號也抓緊市場機遇,不斷發揚中醫藥文化、探索康養業態新舉措,“掘金”大健康產業。
(九芝堂 企業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緣起:抓住“養生熱潮”,緊跟政策動向
近年來,隨著亞健康狀態人群擴大,老齡化人數不斷上升,人們開始重視養生,逐漸掀起全民“養生熱潮”。
據CBNData發布的《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57%的90后已經開始養生,食補潮流、妝食同源,靠“吃”養生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不二法門。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超過九成中國老年人在保健品上的月均消費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其中月均支出在100-300元的占比最大,為40%。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大健康產業吸引越來越多中醫藥老字號深耕發展。
與此同時,中醫藥老字號紛紛投身大健康產業,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2年,《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中醫藥老字號企業開辦中醫診所。2021年,《商務部“十四五”藥品流通高質量發展意見》要求加強藥品零售品牌建設,提升老字號藥店影響力;支持中藥材外向型企業發展,提升中醫藥國際化水平。2017年,《商務部等16部門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中醫藥類老字號開辦中醫醫療機構;鼓勵老字號重點開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等項目。
在國家政策鼓勵下,九芝堂通過五季養生、二十四節氣養生、九種體質養生的社會科普,讓更多民眾懂中醫、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讓傳統中醫藥養生融入日常生活。古漢中藥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集制造、研發、管理、采購、營銷于一體的數字信息化體系,打造“古漢中藥智慧工廠”。同時建設中醫藥文化走廊、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康養體驗中心、中藥智能制造觀光等于一體的中醫藥文化科普研學、康養體驗工業旅游項目。
(古漢中藥現代中藥產業園 企業供圖)
現狀:搶占“黃金賽道”,布局大健康產業
琉璃碧瓦,雕梁畫棟,飛閣流丹,一門一窗一檐角,處處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春暖花開時節,一波又一波市民、游客前往長沙九芝堂健康大樓。他們有的是來中醫門診就醫,有的是來治未病中心體驗中醫養生療法,還有的是來博物館、文化館打卡。
為布局大健康產業,2017年九芝堂打造了集藥、醫、養、學、游為一體的多功能健康服務大樓。該大樓匯聚了全國知名的老字號健康系列產品,引進了國內領先的亞健康干預測評中心、睡眠調理中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設有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中醫外治中心、中醫美容中心,還有湖湘中醫藥文化博物館、九芝堂企業文化展館。
據悉,健康大樓不定期邀請知名老中醫開展免費義診,已開展健康養生講座數百場,接待前來學習中醫藥文化的國內外游客達六萬人次。
(九芝堂健康大樓 企業供圖)
在湖南,搶占大健康產業“黃金賽道”的老字號,遠不止九芝堂一家。
近年來,千金藥業秉承“跳出婦科,主攻女性健康;跳出藥業,深耕中藥衍生”的理念,加速衛生用品系列、果酒系列、洗護系列、經期飲料和保健食品系列產品研發。株洲千金藥業集團綜合部副總經理郭建兵介紹,近5年來,公司在大健康產業開發的產品累計銷售額超12億元。其中,養生枕、養生香等養生產品,頸膜、面膜等化妝品,五果酒、百香果酒等果酒產品備受顧客青睞。
古漢中藥母公司啟迪藥業集團與南岳區政府簽署南岳中醫康養文旅示范基地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項目以中醫康養為主題,運用傳統中醫學和現代醫學技術,在南岳建設運營中醫藥大健康研究院、中醫特色民宿、中藥材種植觀光旅游基地、高端中醫療養基地等系列康養文旅子項目,促進中醫藥與康養旅游業發展。
(千金藥業 企業供圖)
未來:普及“治未病”理念,引領產業突破發展
相關專家表示,中醫藥具有天然的健康養生屬性,不僅在治療方面獨具優勢,更在預防和“治未病”方面具有突出效果。未來,中醫藥該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引領我國大健康產業更好地發展?
場景突破。中醫藥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和民族智慧的結晶,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健康保駕護航,在人群中的信任度較高。以中醫藥作為大健康實踐場景,構建健康養生體驗場所,幫助解決大健康產業落地難的問題。千金藥業圍繞女性群體研發系列大健康產品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響,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資源突破。我國地大物博,中藥材的采育傳統和產業科學布局,使得中藥材市場供應豐富,成本較低,可充分利用好中藥材資源,科學設計出醫養結合方案。
理念突破。中醫藥“治未病”理論,以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融入預防為主的大健康體系,對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具有重要意義。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中醫理念的普及。
未來已來,中醫藥老字號要堅守中醫之道,主動肩負起傳承和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責任,發揮自身優勢,深耕優化產品效能,不斷做大做強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開辟一條供得起、重預防、可持續的中國健康產業發展之道,帶動大健康產業突破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