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小雪 胡嵐濤 通訊員:吳非
(資料圖片)
4月18日,東湖高新區在中國光谷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東湖高新區關于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措施》),《措施》對標國內同類政策最高水平,支持力度穩中有升。
此次出臺的《措施》包括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新型基礎設施、數字化治理、數字經濟要素支撐五個方面的20項細化條款,助力推動東湖高新區數字經濟量質齊升。
《措施》提出,推動數字產業快速發展。加快龍頭企業引育,培育數字經濟發展集聚區,促進數字創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鼓勵面向多元化應用場景的技術融合和創新產品,建立區級數字經濟應用場景項目庫,營造數字經濟發展氛圍。
為鼓勵重點數字經濟企業總部落戶,引導企業在區內設置更多就業崗位,《措施》提出通過社保人數掛鉤獎補,每月每人500元,單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可達120萬元,獎補最高持續3年。
在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對符合要求的人工智能專業孵化器、核心技術與研發平臺、應用場景建設,實行市區聯動支持,最高按武漢市實際撥付金額1:1配套支持。
《措施》還支持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旨在通過補貼數字出口企業購買流量成本,構筑高新區數字經濟外貿競爭新優勢。
圍繞產業數字化融合,《措施》提出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支持商貿業、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打造東湖高新區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數字經濟綠色發展。
為夯實數字新型基礎設施,《措施》鼓勵企業加強工業互聯網體系與平臺建設,深化“雙千兆”城市建設,試點開展F5G全光網建設和應用示范,推動新型高性能計算平臺應用。使用區內公共算力平臺服務、費用不低于10萬元的企業,將按實際費用的50%給予使用方算力補貼,每年補貼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
在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方面,推動“光谷大腦”數據中臺建設,推進數據資產化價值化、數據資源管理科學化。
《措施》還指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引育措施。在光谷創投引導基金基礎上,通過重點吸納國內外數字經濟領域的優質金融資源,做大做優科技創新創業領域各類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打造一支200億元規模的光谷數字經濟發展基金集群。
近年來,東湖高新區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預計超過900億元,占武漢市的比重超過50%。其中,數字產品制造業營收超2100億元,數字技術應用業營收近840億元,東湖高新區已成為武漢市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
來源:武漢廣播電視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