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近日報道,該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LHCb)實驗團隊今天在歐洲物理學會高能物理會議上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物質粒子Tcc+,這個4夸克粒子是一種奇異強子,是迄今最“長壽”的奇異物質粒子,也是首個包含2個重夸克和2個輕反夸克的粒子,由2個粲夸克和1個反上夸克、1個反下夸克組成。這一發現有助對標準模型理論開展測試并揭示新現象。
夸克理論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關鍵組成部分。該理論認為,夸克是一種基本粒子,被認為不能再分割,存在上、下、粲、奇、底和頂6種夸克,它們都擁有自己的反物質。夸克和反夸克結合會形成“強子”。強子分兩類:由3個夸克構成的“重子”(包括質子和中子)和由夸克、反夸克組成的“介子”。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奇異強子——由4個或5個夸克組成的粒子,其中一個4夸克粒子由2個粲夸克和2個反粲夸克組成,而Tcc+是首個包含2個粲夸克而沒有反粲夸克的4夸克粒子。
Tcc+還是首個由2個重夸克和2個輕反夸克組成的粒子。這種粒子會衰變成一對介子,每個介子由1個重夸克和1個輕反夸克組成。有理論指出,這類4夸克的質量應該非常接近2個介子的質量之和,質量接近使衰變變得困難,導致粒子“壽命”更長。事實上,Tcc+是迄今發現的“壽命”最長的奇異強子。
這一發現為尋找同類重粒子(1個或2個粲夸克被底夸克取代)鋪平了道路,而擁有2個底夸克的粒子擁有獨特的性質:根據計算,其質量應該小于任何一對B介子的質量之和,這就導致粒子無法通過強相互作用衰變,而必須通過弱相互作用衰變,從而使其壽命比以前觀察到的任何奇異強子都長幾個數量級。
研究人員表示,進一步研究Tcc+的性質將是對現有理論模型的嚴格測試,甚至探測到新效應。(記者 劉霞)
總編輯圈點:
當物質被“撞”得越來越小,究竟會撞出什么?這些年,借助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科學家們撞出了不少有意思的粒子。比如僅5夸克粒子就發現不止一種,如今又發現迄今最“長壽”的新物質粒子。每發現一種全新的粒子,就為科學家帶來一串新的問題,包括它們的內部結構到底是怎樣的,還有沒有類似的同伴等等。在探尋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又掀開了新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