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劉倩
好成果轉化好,需要什么?
8月24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暨資本對接活動,提供了一個重要答案。
【資料圖】
當天,在該活動現場,規模達62億元的齊魯科學城科創母基金被再度提及,由濟南市科技局、齊魯銀行、恒豐銀行、招商銀行共同籌建的“濟南市科技金融創新基地”也揭開了面紗,金融助力,將為中國科學院優質成果落地濟南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三年前,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政府、濟南市政府就共建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簽署協議,這成為中國科學院與濟南市深度合作的里程碑。
“在上述整體框架下,國科控股與省市合作方共同發起設立了齊魯科學城科創母基金。”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建華表示:“該基金致力于將中國科學院和國科控股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與濟南市和山東省支柱產業、未來產業相結合,聚焦科技與產業兩個關鍵詞,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聚力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助力濟南市和山東省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p>
目前,大型磁共振成像儀體積龐大、無法移動,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科研團隊開發的便攜式床旁磁共振成像系統樣機總重量700千克,磁場強度可達到0.2特斯拉,可用于門診、急診、病房和基礎醫療機構的醫學診斷。
以上述項目為代表,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在現場發布了一批較為成熟的技術成果。
濟南市科技局局長陳西武認為,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為濟南帶來了四個“一批”,即布局一批大科學裝置、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團隊、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落地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比如,在大科學裝置建設方面,電磁混合驅動超高速試驗軌道、電磁彈射微重力實驗裝置、空天動力試驗臺、大氣環境模擬系統等重量級大科學裝置先后落地濟南。
與中國科學院的深度合作,讓山東省科技管理部門相當滿意。
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在現場提到一組數據。據統計,“十三五”以來,雙方舉辦專題對接活動150余場,共建各類創新平臺100余個,推動1200余個合作項目在山東實施,為山東新增經濟效益累計超過1450億元。尤其是濟南科創城建設取得了非??上驳某煽儭TO立了規模62億元的齊魯科學城科創母基金,先后有13家中國科學院院所在濟南建立研發機構,突破“卡脖子”技術32項,承接國家重大任務25項。
“中國科學院系統不愧為國家科技創新的‘國家隊’和‘王牌軍’。”孫海生表示,“創新有困難,就找中國科學院”在山東企業家心中已經成為廣泛共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加快園區建設,引進科學裝置,深化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宏志發出邀請,“我們誠摯邀請投資機構、優質企業、科學家青睞濟南、投資濟南、落戶濟南,我們將擦亮‘在泉城·全辦成’服務品牌,以開放包容的良好發展環境歡迎大家的到來?!?/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