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林開藝 洪輝南 洪韜亮
(資料圖)
威馳騰公司致力于研發氫能源汽車“最強大腦”——氫燃料電池控制系統,可根據商用車客戶需求進行“私人定制”,喜提全球氫能源重卡在發達國家實際應用的最大訂單;智覺智能通過創新大賽平臺拓展全球,營收在一年內實現倍增,創建視覺技術專業化眾創空間,已孵化5家科技型企業;安泰新能源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加快光伏支架AI智能追光系統研發力度,為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綠色環保型材方案……
在全球經濟下行、出口壓力加大的當下,位于福建漳州的這批科技型企業卻實現逆勢擴張,奧秘在哪兒?8月3日,2023年漳州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福建漳州高新區舉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近年來,漳州市發揮創新創業大賽品牌和平臺效應,持續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強化企業在產學研融合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挖掘一批綠色能源、智能制造、大數據等領域優秀參賽企業、項目,引導其練就“獨門絕技”,逆勢競逐新興產業“藍海”,交出一份亮麗的創新答卷。
頒獎現場。林子航 攝
練就“獨門絕技”,樹立創新創業風向標
“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漳州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現場,這些頻頻在參賽者路演中出現的詞匯,與之對應的是一大批具有原創性、硬核成果的創新創業項目。
作為國內航空特種靶材的核心供應商之一,也是國內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靶材冠軍,來自華安縣的合琦靶材科技有限公司榮獲本屆大賽一等獎。該公司此次參賽項目是通過對氧化銦、氧化鎵等納米粉末的高純度提純及關鍵制備工藝的創新研究,開發出一種高純度、高密度、性能穩定的高遷移率氧化物靶材,大大推動了國內平面顯示技術進展,解決了該領域長期受制于人的問題。
“作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地方賽事,漳州創新創業大賽已成為全市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平臺和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的‘助推器’。”漳州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林志宏說,通過創新創業大賽平臺,漳州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樹立創新創業“風向標”,放大科技政策、資金、成果轉化等杠桿效應,加快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讓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加速注入經濟主戰場。
此前,2021年市賽、省賽均獲一等獎的東方醒獅儲能電池有限公司,在賽后獲得了興業銀行和多家創投機構的青睞,獲得總量約20兆瓦、總額4000多萬元的電池生產訂單,產品廣泛應用于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能源電動車領域;在2021年省賽半決賽中獲小組第1名的福建藍海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獲得兩輪共1.2億元融資,發展成為國內電池電極粘接劑的主要研發生產廠家。
頒獎現場。林子航 攝
嫁接高端資源,工業新城增添發展新動能
“智能制造領域在漳州市‘9+5’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中涉及面廣,是全市工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漳州市科技局副局長盧志攀介紹,本屆大賽充分發揮大賽品牌效應,配套舉辦漳州市智能制造領域科技成果發布暨產學研對接大會,積極探索京閩(漳州)科技合作新模式,通過嫁接國內高端優質資源,著力提升全市創新體系效能。
對接會上,漳州市科技局、漳州高新區管委會與北京科技創新促進中心簽約,建立了常態化與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機制,加快推進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協同創新合作體系;甲骨文(漳州)技術人才雙創基地、漳州高新區眾創園對接北京創業孵育協會,開展創業孵化、引薦戰略合作伙伴、共建產學研項目等合作;龍溪軸承公司攜手北京機電研究所,共建高端軸承精密制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強化協同攻關、承擔項目、人才培養等。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此次獲得本屆大賽初創組第一名的漳州積壘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深耕醫療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領域,正是相中了當地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簽約入駐漳州市高新技術創業孵化基地。“針對當前醫學圖像成像速度慢,影像清晰度、還原度不高等瓶頸,組織來自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院所,涵蓋了軟件工程、醫學專家、系統構架等領域的專家團隊,研發了高效率、高精度的Al智能三維醫學影像技術,較好地滿足各大醫院對三維數字化、精準個性化的需求。”公司負責人朱劍波說。
漳州市科技局局長林鷺表示,漳州市科技局將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抓手,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入實施“萬才聚漳”行動計劃,繼續辦好創新創業大賽及科技招商大會,為科技企業、創投機構、金融機構提供對接平臺,讓更多的企業、人才、團隊在漳創新有條件、創業有平臺、創造有機會,為加快建設工業新城匯聚新動能。
本屆漳州創新創業大賽由漳州市政府主辦,漳州市科技局、漳州高新區承辦。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朱建紅,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黃舒,漳州市副市長林少金等出席活動,25個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在大賽中獲獎。
頒獎現場。林子航 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