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日前,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預選賽在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舉行。經過兩天緊張激烈的預選賽,最終評出23個創新創業團隊組成北京代表隊,參加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復賽及全國總決賽。
據了解,預選賽分為創新賽、創業賽兩個賽道,來自海洋開發與應用、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與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及其他行業7大領域的153個優質博士后創新創業團隊報名,經過多位行業領域專家初篩評審,129個項目晉級預選賽。
據介紹,本次預選賽是為遴選北京地區優秀項目和人才,組建北京地區代表隊,參加全國總決賽而專門組織的預選賽事,以“智匯賦能發展?博創引領未來”為主題,參賽范圍包括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研究所以外的其他中央在京博士后設站單位,北京市屬博士后設站單位,以及與博士后創新創業相關的企業等。預選賽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中關村東升科技園承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相關領導及各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投資機構代表及在站博士后、優秀創業者代表等500余人共同參與。
進入預選賽的129個項目經過路演,確定名次后,從中篩選出由23個創新創業團隊組成的北京代表隊,參與今年10月中下旬在山東煙臺市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復賽及總決賽,這也是自1985年我國博士后制度實施以來,舉辦的第二屆全國性博士后創新創業賽事。
近年來,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北京市在8所市屬高校設立流動站51個,覆蓋除軍事學以外的所有12個學科門類;設立工作站155個,覆蓋北京市優先發展的十大“高精尖”產業領域;在15個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分站356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8個,支持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設站。
2011年以來,北京市級累計投入經費1.67億元,資助博士后科研項目1786個;在站博士后完成科研項目6000余項,申請專利2600余項,出版專著600余本。共出站博士后3600余名,留京工作和創業3100余人,占出站總數的86%。
對報名參賽、晉級總決賽、總決賽獲獎的設站單位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北京市將按照類別分別授予獎杯、證書,提供經費資助、交流培養、設站支持等優質創新創業服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