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江耘?實習生?盧馨怡
【資料圖】
正值暑期,浙江省金華市體育中心體育館內寬敞明亮,預約進館的學生正打球打得火熱。近日,科技日報記者探訪金華市體育中心、湖海塘公園等地,感受金華市對“綠色亞運”理念的詮釋。作為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協辦城市,金華市負責承辦亞運會足球小組賽(淘汰賽)和藤球賽事。
記者從金華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金華市以“亞運場館綠色低碳、賽事服務綠色高效、生態環境綠色優美、生活方式綠色健康”為目標,實施了場館綠色建筑設計、保障綠色電力供應等舉措,并積極倡導住宿餐飲、物資采購、日常辦公、市民觀賽綠色化。
場館燈光全面改造 預計省電50%
體育場館的照明既要考慮運動員、裁判、現場觀眾的視覺體驗,還需考慮實況直播的效果。
杭州亞運會期間,在金華體育中心體育場、浙江師范大學東體育場將舉行足球小組賽(淘汰賽),金華體育中心體育館將舉行藤球賽事。應用于場館的700多盞照明燈均被換成了亮度可調的LED節能燈,預計可省電50%,加裝外置的防眩光燈罩能使光線均勻折射,解決“外溢光”問題,彼此配合下達到“見光不見燈”的效果。
針對昆蟲的趨光性,“亞運燈”還去掉了一些光線色譜,防止飛蟲扎堆集聚。
金華體育中心體育館外圍,3個噪聲空氣監測微站佇立在路旁,監測著PM2.5等13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及氣象參數,數據在屏幕上實時顯示。設備從1月份運行至今,周邊空氣質量狀況保持優良狀態。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技術支持技術總監錢凱介紹道:“數據每隔一分鐘便會上傳至后方平臺,以記錄污染物變化、預測發展趨勢。若長時間數據異常,工作人員會及時應對,尋找大氣污染的源頭。”
場館是體育盛會落地的載體,也是體現賽會風格特色的重要窗口。據悉,金華將綠色標準、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理念融入亞運會場館的全生命周期,推進亞運碳中和。
打造“城市綠肺” 長效保護生態環境
緊鄰金華市體育中心,坐落著一座湖塘交錯、白鷺翩飛的生態公園,正適合運動愛好者、參會運動員散步調整狀態。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開發區分局生態科科長王輝說,這是金華的“城市綠肺”——湖海塘,水域面積約2190畝,陸域面積約2220畝。湖海塘的前身是水質臟亂差的小水庫,2014年以前,水質僅為劣Ⅴ類。現在湖區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儼然成了金華的城市“會客廳”。
多年來,當地耗資7.6億元,對湖海塘進行整治,先后采用干塘清淤、生態截留、物理沉降、植物凈化等手段優化水質,做到區域內規模養殖場清零,清理湖面65萬平方米,清淤125萬立方米。
經過前期謀劃,2023年,金華開發區正式實施湖海塘濕地水生態修復項目,計劃恢復濕地沉水植物種植面積70萬平方米以上。項目計劃今年8月底完工,建成后,湖區整體水質將進一步穩定在Ⅲ類,水體透明度年均值80厘米以上,預計相較以前,一年可削減化學需氧量105.78噸、氨氮10.58噸、總氮21.16噸、總磷6.35噸。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華市積極推進亞運辦會綠色化,城市建設朝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目標向前邁進,水環境、空氣環境、人居環境、交通環境得到全面整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