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6月24日-2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肉牛產業技術研討會在江西省高安市舉行。
來自農業農村部,江西省有關部門,我國和加拿大、巴西、愛爾蘭、澳大利亞、阿根廷和瑞士等國家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肉牛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院士專家,就肉牛產業發展戰略、提高肉牛飼料轉化效率的途徑、肉牛養殖數字化管理與設備支持、母犢一體化健康管理程序、提高母牛得犢率低成本養殖模式、肉牛健康養殖與替抗飼料添加劑應用、肉牛健康養殖和牛肉品質等主題進行了相關研討與經驗交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高安市市長周萬輝,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周振明等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
研討會議程包括開幕式、肉牛產業沙龍、南方草山草坡與林下養牛參觀、飼料配方軟件培訓、主旨報告和專題報告等環節。
在肉牛產業發展戰略專題,農業農村部全國畜牧總站原總畜牧師石有龍在題為《中國肉牛業發展道路的思考》的報告中指出,母牛養殖要注意規模適度,小規模更有利于養殖戶發展。其次,要有效利用各種資源,特別是秸稈、草原、南方草山草坡等。同時,選擇適宜的肉牛品種、提高肉牛養殖的數字化程度以及種養結合也是母牛高效養殖的關鍵環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明利在題為《當前中國肉牛業發展形勢及前景展望》的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肉牛養殖面臨飼草料成本高漲和產品價格回落的雙重壓力。從短期看,雖然我國當前活牛和牛肉價格下滑嚴重,但繁殖母牛存欄全年預計變化不大,活牛價格后半年會逐步止跌回升,但價格調整空間有限。從長期看,我國肉牛產能基本保持穩定,肉牛產能低于消費需求的總體趨勢沒有改變。“肉牛產業是整個農業生產系統中的重要樞紐,是農業生產系統良性循環的必備產業,今后畜牧業中肉牛產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并且,只有適度規模養殖才能保證穩定的經濟效益。”王明利說。
在提高肉牛飼料轉化效率的途徑專題,巴西圣保羅大學副校長Luiz?Gustavo?Nussio教授指出,目前巴西肉牛產業的發展道路在很多方面值得中國借鑒。巴西重要的兩大肉牛綜合體系統分別是谷物輪作(大豆-玉米+牧草-大豆)和草豆輪作系統(大豆-肉牛-大豆)。同時,為了滿足集約化肉牛生產的需要,牧草加工儲藏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了解牧草季節性生物量沉積規律,進行適宜的全株玉米青貯制作,可有效提高肉牛飼料轉化效率。
加拿大農業與農業食品部Lethbridge研究中心Wenzhu Yang研究員作了題為《飼料和飼養管理技術在提高肉牛飼料轉化效率中的應用》報告。他指出,飼料轉化效率是肉牛生產中可控的關鍵盈利因素,粗飼料的纖維素消化率是提高飼料轉化效率的關鍵;科學的飼料加工和有效的飼養管理是提高精飼料轉化效率的有效方法;飼料添加劑是有效、廣泛應用提高飼料轉化效率的重要營養策略之一;非常規飼料的正確應用可以增加肉牛飼料來源,改善飼料轉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盈利。
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肉牛主產區大型肉牛養殖企業負責人,飼料、獸藥和設備供應商企業代表共500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供圖)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