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Lyocell纖維(萊賽爾纖維)取材于樹木與竹子,具有原材料可再生、加工過程綠色環保、產品可生物降解等特點,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是助力產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5月9日,“年產6萬噸Lyocell纖維生產線建設項目”驗收會在河南省新鄉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天津工業大學教授尹翠玉等7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參加了驗收會。
據悉,該項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成套制備技術與裝備,已建成了國內最大單線產能的萊賽爾纖維生產線,產品質量達到行業標準的優等品標準,并具有較好的環境和社會經濟效益。朱美芳院士等專家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匯報,考察了項目生產現場,經質詢與討論,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并建議加大纖維國產化成套技術和產品推廣力度。
與傳統化纖相比,Lyocell纖維更為綠色環保,穿著舒適性更佳。從1998年開始,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先后建成了三期共9萬噸/年萊賽爾生產線項目。其中,“年產6萬噸Lyocell纖維生產線建設項目”落地河南新鄉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由通用技術新材中紡院綠色纖維股份公司組織實施,通用技術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參與建設。2022年7月底,年產6萬噸Lyocell纖維項目三條生產線全部投產。
我國是化纖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化纖約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85%,中國化纖產量占全球的70%以上,我國高性能纖維總產能占世界的比重超過1/3。加快全產業鏈綠色轉型是化纖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年產6萬噸Lyocell纖維生產線建設項目”的穩定投產及驗收成功,是化纖國產技術創新突破助力行業綠色轉型的一個案例。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