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12月20日,記者從新疆谷子產業技術研究院獲悉,《南疆復播谷子優良品種制種及簡約化栽培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成功申報《2022年度第三批自治區重點研發任務專項—廳廳聯動、廳地聯動》項目。該項目由新疆疏勒縣粥師傅谷業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新疆農業科學院相關研究所、新疆農業大學聯合申報。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科技創新大會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科技項目頂層設計,集聚各方力量及科創資源,提高科技項目層次與水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于今年開始實施《廳廳、廳地聯動重大科技項目》方案。
方案提出,廳廳聯動和廳地聯動項目,必須是面向自治區行業共性技術難題和地州市產業發展面臨的關鍵的技術問題,項目實施將對行業和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有力提升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南疆是新疆糧食主產區,光熱資源豐富,無霜期長,適合發展作物的多熟制種植。南疆是新疆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水電雙控”要求下,區域內用水矛盾日趨突出。谷子抗旱耐瘠、生育期短、全生育期耗水量較低、適應性廣,是麥后復播綠洲旱作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理想作物。南疆地區谷子種植品種相對單一,缺少早熟、高產重大品種,急需通過谷子優異種質創制及制種、高產栽培、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發工作的開展,打牢前期育種基礎,發揮現有品種的基礎作用。
南疆地區每年冬小麥種植面積達數百萬畝,復播谷子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復播谷子的種植,不僅能為國家糧食安全出一份力,谷草作為優質飼料,還能緩解南疆飼草料不足的問題。
“南疆復播谷子優良品種制種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圍繞“在喀什地區開展復播谷子品種引進和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的主題,立足于推動新疆谷子產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并聚焦于“喀什地區生產上所用的復播谷子品種相對單一,急需引進優良的早熟品種,儲備生產品種”要求及其配套關鍵技術研究不足的問題,通過項目的實施,研究成果對提高區域谷物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保障飼草供給,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今年,喀什地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在新疆疏勒縣粥師傅谷業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單位以及新疆農業科學院“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引領下,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技術等優勢,推動復播谷子“研發+種植+管理+收購+加工+銷售”六位一體的產業化發展,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實現了谷子產業由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高質量高效益型產業的重大轉變。
“今年,我種了15畝復播谷子,總產量在4500公斤左右,每公斤能賣4塊錢,復播后給我帶來1.8萬元的經濟收入。”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村民麥麥提薩力·莫敏總結一年來的務農工作時說。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