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12月9日,由我國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M(1006架)在廣東珠海首飛成功。這是2022年以來第三架完成首次飛行試驗的AG600M飛機,標志著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四個三”年度目標中“三架機首飛”任務完美收官。
8時10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田亞飛、空中機械師虞磊和機上觀察員焦連躍組成的首飛機組,駕駛著AG600M飛機從珠海金灣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平穩飛行13分鐘,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后,于8時23分平穩降落,飛機狀態良好,操縱系統正常,各系統運行穩定。
研制批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共投產4架,此次飛行試驗的AG600M(1006架)屬該型飛機的第三架。首架機已于5月31日實現了陸上首飛,8月29日實現了水上首飛。第二架機于9月10日實現陸上首飛。第三架機自交付試飛站位以來,陸續完成地面調試、發動機試車、低中高速滑行,于12月9日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截止到目前,已有三架機同時開展飛行驗證試驗任務。
AG600技術驗證機相繼實現陸上、水上、海上首飛,以及9噸汲投水滅火功能驗證試飛。為研制一款能用、好用、早用的飛機為目標,研制團隊以深入開展市場及用戶滅火和救援使用模式研究,同時結合前期研制存在的問題,開展了改進優化技術論證工作,逐個克服了新翼型、攻克投汲水滅火任務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全新的電傳飛控系統和綜合航電系統等諸多挑戰。
據介紹,改進優化后的AG600M飛機最大起飛重量提高到60噸,最大投水量達到12噸,巡航高度提高到7600米,設置增壓艙,采用電傳飛控和綜合航電系統。改進優化后的AG600M飛機安全性、任務執行能力、舒適性及經濟性等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和提高,應用范圍更廣、任務效率更高,實現了真正的“全狀態”“新構型”。
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采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及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全機共有5萬多個結構、2萬多個系統零部件、100余萬個標準件。研制如此大的特種飛機,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放眼世界,也是不多見的。
2022年11月8日,基于技術驗證機優化后的全新“鯤龍”AG600M飛機在第十四屆中國(珠海)航展開幕式上驚艷亮相,向公眾展示12噸投汲水功能。隨后,航空工業集團向社會發布AG600M飛機將于2023年6月后投入實戰使用。
(航空工業供圖)
關鍵詞: AG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