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東新才
“武漢教育資源豐富,光電子產業市場在國內數一數二,配套政策也很優越。”李作棟是湖南人,2019年創立武漢森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結合成長經歷,他建議海外的青年人才多來武漢光谷看看,感受這里開放包容的氛圍。
11月16日,在第二十二屆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東湖高新區專場“國際青年人才峰會”上,一批青年人才分享“戀上光谷”的創業初心。同時,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博士張同存團隊“腫瘤免疫治療CAR-T創新藥物的研發及產業化”等6個項目落戶光谷。
2001年以來,光谷通過華創會平臺,積累了豐富的海外僑務資源,引進一大批海外華僑華人赴武漢投資創業。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華創會簽訂引進人才和技術項目中,約65%落戶光谷。
為此,光谷先后建成武漢留學生創業園、武漢未來科技城、硅谷小鎮等創業載體,以多種形式服務和招引海外華人華僑。目前,已集聚超3000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7000多個海內外人才團隊。
中國光谷3551國際創業大賽品牌,已累計吸引來自硅谷、倫敦、東京、柏林、特拉維夫等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1萬多個項目參賽;在全國率先提出人才“注冊制”“積分制”,人才返投等系列人才創新舉措。在為國際人才服務方面,光谷設立“外國人服務單一窗口”,打造可容納4000名人才的國際社區,并推出“光谷數字人才卡”,引入市場力量,為人才無償提供“3551聯名卡”等6類權益。
當前,光谷“光芯屏端網”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正在崛起。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宋保亮認為,武漢及東湖高新區為海內外人才發展提供了優質的軟硬件條件,特別是配套設施的構建,營造了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
關鍵詞: 武漢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