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英丹?科技日報記者?劉昊
初冬,走進廣西桂平市億和沃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一個個還未成熟的沃柑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亮油油的,長勢格外喜人,村民們在田間地頭里忙著除草、施肥。
(相關資料圖)
“很感謝能得到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廣西扶貧示范項目的幫助扶持,我們合作社用扶持資金請了專家為社員進行沃柑種植培訓,組織社員到其他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培訓,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還購置了合作社的辦公設備,我們合作社才能辦得越來越好。”合作社負責人黃光壽說。
目前,億和沃柑專業合作社的沃柑種植已經達到200多畝,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并通過用工、有償分紅措施輻射帶動了50多戶脫貧戶。脫貧戶加入合作社之后,年收益10000-15000元左右,達到了綏陵村2020年人均收入(11585元)的水平。當果實進入摘果階段,高峰期能帶動50多人務工,為周邊村民增加就業崗位。
億和沃柑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果、統一銷售、統一結算”的“六統一”經營模式,并建有100立方米的冷庫,實現了沃柑冷鏈冷庫收果存果,統一收果后進行錯峰銷售,增加銷售產值利潤。據黃光壽介紹,這個冷庫可以存放20萬斤的沃柑,冷庫電費每月支出1000元左右。“以前不僅是擔心天氣氣候,還因為沒有銷路、沒有適合的儲存設備,以及果樹病蟲害等,滯銷的沃柑就只能被浪費掉,很可惜。現在有冷鏈冷庫就不一樣了,不僅省心還有保障。”黃光壽開心地說。
在桂平市,像億和沃柑專業合作社這樣的世行貸款項目改組達到規范化運行標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有很多,位于石咀鎮水口村的善興種養專業合作社也是走出了一條“米香大道”。
桂平市是農業重鎮,耕地面積101.7萬畝,其中水田面積77萬畝,是廣西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石咀善興種養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以種植水稻和養豬為特色產業,目前合作社水稻種植規模上千畝,年利潤達25萬元左右,共帶動9戶脫貧戶一起發展。黃祥列介紹,合作社養殖生豬存欄就有300頭,年出欄600頭,利潤達200百萬元以上。
合作社負責人黃祥列同時擔任水口村的黨支部書記。自2014年他回到水口村后,一直致力于發展現代化、機械化的農業產業鏈。不僅合作社自己育秧自己種,還出售秧苗到周邊鄉鎮,收獲后用稻稈做飼料發展養殖業。下一步,石咀善興種養專業合作社準備進行生豬深加工,制作成臘肉臘腸供貨至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和京東購物平臺。
“世行結果導向型貸款項目對我們的資金幫助解決了初期合作社的一些困難,比如購置了育秧機器、肥料等等,育好秧苗也是我們開始走上正軌的第一步。”看著稻田里正在成熟的晚稻,黃祥列很是高興。
除此之外,位于桂平市南木鎮古楞村的廣西海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桂公司”)利用世行貸款修建自治區級標準化、規范化稻蝦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基地現已基本完成第一期規劃建設任務,達到了以綜合種養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基礎目的。
海桂公司以稻漁綜合種養為主,配套生態旅游、農業觀光、科普度假設施,打造特色稻田綜合種養基地和觀光休閑度假勝地。海桂公司已完成3萬畝的高質量標準稻蝦綜合種養稻田改造,以公司帶動合作社、合作社帶動農戶的方式向周邊輻射發展7萬畝。通過項目實施帶動桂平市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特色稻漁綜合種養業5家以上,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聯結機制幫扶20戶100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力度,利用這筆項目資金把我們產業建設了起來,同時又完善了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在發展的同時又能帶動周邊農戶,幫助他們脫貧脫困,形成企業、政府、合作社、農戶多方共贏。”海桂公司董事長祁克春說。
下一步,世行結果導向型貸款項目為廣西28個項目縣乃至更廣范圍帶來的變化將持續發揮作用,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緊密合作方式,推動產業及產業鏈發展,為實現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作出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