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健康信息學——多中心醫療數據協同分析通用要求》啟動儀式。周立超 攝
洪恒飛 周立超 盛汪淼芷?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11月12日,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第四屆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論壇在浙江溫州舉行。論壇上,由之江實驗室牽頭的國際標準《健康信息學——多中心醫療數據協同分析通用要求》啟動制定,將聯合中國、美國、日本、韓國、伊朗、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等7個國家的學者共同推動制定。
“臨床數據的有效利用,特別是跨機構、多中心臨床數據的協同利用,對支撐‘高精尖’醫學研究和直接服務于臨床患者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之江實驗室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主任李勁松表示,但醫療數據領域,一直存在臨床數據雜亂、患者隱私敏感、醫院流程復雜等諸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之江實驗室研發了多中心智能醫學信息平臺,重點解決跨機構、多中心臨床協同利用中的“不能用”“不敢用”“不會用”問題,有效支撐高精尖醫學研究和高質量臨床患者服務。目前,該平臺已接入杭州、南京、合肥等3個長三角省會城市的多家大型三甲醫院,覆蓋3000余萬名臨床患者的完整診療數據。
李勁松表示,《健康信息學——多中心醫療數據協同分析通用要求》的正式啟動,將切實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高質量發展,也是為全球多中心臨床數據協同利用貢獻中國智慧的有力探索。
論壇現場發布了《數據產品交易標準化白皮書》。這一由之江實驗室牽頭,聯合浙江大學、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深圳數據交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編制完成的白皮書,基于我國數據交易機構的探索實踐,從數據產品、交易服務、交易保障、監管與治理等層面系統構建了數據產品交易標準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作主旨報告時表示,標準是創新生態中的重要一環,數字經濟時代,標準化也面臨著新的課題。在數據管理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目前急需關于數據資產性的標準,以便衡量數據的價值;需要有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遺忘權的標準,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與利用;對數據的管理特別是跨境數據流動的管理需要有數據分類的標準。
鄔賀銓強調,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發展,標準的科技與產業間的橋梁作用更加顯著,在全球創新版圖和產業布局深度調整中成為關鍵要素,要不斷推動標準化工作的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 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