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馬志強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腫瘤醫學部主任胡毅教授團隊與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閆小龍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軍事醫學研究》雜志發表相關研究論文,闡明了驅動食管癌惡性進展的全新分子通路機制,并進一步發現人體內源性激素褪黑素可阻遏腫瘤細胞增殖,對尋找有效的治療靶點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我國食管癌年新發病25.3萬例,年死亡人數達到19.4萬。食管癌進展期的治療是目前臨床面臨的一大難題,胡毅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肺癌、食管癌等多種實體腫瘤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
此次胡毅教授團隊與空軍軍醫大學合作研究,首次報道了去泛素化酶10(USP10)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7(HDAC7)的表達在食管癌組織中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高表達與食管癌患者不良預后密切相關,提示上述分子為潛在的促癌分子并可能與食管癌演進相關。團隊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分子生物學實驗闡明USP10可穩定HDAC7蛋白,進而激活經典β-catenin/c-Myc通路驅動食管癌細胞惡性進展的全新分子通路機制。研究發現人體內源性激素褪黑素可作為潛在的USP10和HDAC7抑制劑,并阻遏腫瘤細胞增殖。
目前,胡毅教授團隊正在開展多項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類藥物抗腫瘤的相關臨床研究,本次基礎研究成果將為開發靶向USP10-HDAC7信號通路的抗腫瘤藥物和治療方案提供理論基礎和新策略。
胡毅教授和閆小龍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腫瘤醫學部馬志強主治醫師及空軍軍醫大學馮英同博士和郭凱博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