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東數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近日發布,這是我國“東數西算”戰略實施以來,首部算力設施白皮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白皮書》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希望它能為國家、為計算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表示,當下產業內概念眾多,需要權威機構來厘清“東數西算”是怎么回事,應該怎么做,《白皮書》非常及時。
《白皮書》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三位行業專家聯合主編。
單志廣指出,“東數西算”只是“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一個概念,后者旨在推進技術、業務、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其實現方式并非固定不變。因此,不一定過度強調“東數西算”,面對不同應用場景,還可能有東數東算、南數北算等模式,應因地制宜。但無論哪種模式,都有兩個共同的目標,一是促進數據中心資源最大化共享、流通和利用,二是通過數據中心的系統化布局,促進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現。
《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僅有41%的數據中心PUE(電能利用率)在1.4以下,“東數西算”的相關工程,國家和地方持續出臺一系列政策限制其PUE值,要求東部地區不超過1.25,西部地區不超過1.2。
面對如此嚴格PUE限制,液冷等技術正成為眾多新建數據中心選擇。單志廣介紹,數據中心高能耗是其顯著特征,作為“東數西算”工程重要算力基礎設施,液體冷卻、清潔能源、余熱回收等綠色低碳技術應加大推廣利用。液冷技術中國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效率可比傳統的風冷提高一千到三千倍,所以應該說液冷是未來重大的發展趨勢。
錄入《白皮書》典型案例的曙光液冷技術方案,可讓數據中心PUE最低降至1.04,實現全地域全年自然冷卻,極大地節約電與水的使用。據了解,目前,曙光擁有液冷核心專利超60項,部署的液冷服務器節點已達數萬個,居國內市場份額之首。
張云泉強調,數字文明時代要求算力基礎設施資源充沛,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智能化數字空間”中有隨地接入、隨時訪問算力的需求,而算力若像電力一樣方便取用,關鍵需要統一標準和實現智能化調度,構建起“算力插座”,這需要底層硬件的通用性和軟件棧的打通,包括中科曙光在內的企業,也在積極參與其中,解決算力接入、調度、智能化匹配等難題。
關鍵詞: 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