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通訊員 干玎竹?科技日報記者?代小佩
近日,《英國醫學期刊》(BMJ)刊發了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團隊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通過薈萃分析評估口服降糖藥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與膽囊或膽道疾病發生的關系。結果顯示,DPP-4抑制劑可能與膽囊炎事件相關。
全球首個DPP-4抑制劑于2006年上市,已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藥的主要選擇之一。目前,中國約有1.2億的2型糖尿病患者,DPP-4抑制劑服用人群的基數龐大。對已上市的新藥進行藥品安全風險識別,可以發現臨床試驗中尚未發現或短期作用不顯著的安全性風險,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意義。
上述研究團隊采用傳統薈萃分析,通過納入全球82項隨機對照試驗、104833名患者,對DPP-4抑制劑進行全面評估。分析發現,與服用安慰劑或非腸促胰素類藥物相比,服用DPP-4抑制劑與膽囊炎發生相關,尤其是在長時間用藥的情況人群中。研究未發現服用DPP-4抑制劑與膽石癥、膽道疾病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還發現,與SGLT-2抑制劑相比,DPP-4抑制劑與膽囊炎風險相關性更大;與GLP-1受體激動劑相比,DPP-4抑制劑與膽囊炎風險的相關性相似。
總體而言,服用DPP-4抑制劑增加膽囊炎事件的絕對風險很小,隨訪1年每千人僅增加1.5例膽囊炎事件。目前尚不清楚膽囊炎事件增加的機制。研究提示臨床醫生尤其是長期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需要認真權衡DPP-4抑制劑使用的獲益與風險比。
關鍵詞: 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