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史詩
“在碳中和目標下,能源結構要進行調整,現有燃煤、燃油、燃氣構成的碳基能源系統,要轉變為零碳能源系統。未來,相較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將成為國家建設重點方向。碳中和目標是建筑節能改造的重要目標,也是主要任務。” 9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在“第十四屆全國既有建筑改造大會”上指出。
本屆大會主題為“城市更新與既有建筑改造 助力城市低碳智慧發展”,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研院”)、全聯房地產商會、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旨在聯合全行業優質資源,推進我國既有建筑改造事業縱深、持續發展。
中國建研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俊在致辭中指出,“十三五”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大幅提升,已由大規模的增量建設轉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的新型城鎮化階段。著力推動城市更新向宜居、韌性、低碳、智慧、人文方向邁進,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也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指出,當前高精度空間測繪技術及各種無損檢測技術在既有建筑當中還有一定的局限性,需進一步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數字模型,進行全方位的結構工作狀態診斷,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城市設計處處長王希希坦言:“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打造城市活力街區、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增強城市服務能力、修復城市生態系統、塑造城市特色風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建設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增強城市韌性、推進城市節能低碳重點任務的同時,還需進一步加快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城市建設的規劃建設管理制度,繼續深入推行試點?!?/p>
(主辦方供圖)
關鍵詞: 第十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