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8月22日,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會議在京召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創新聯盟理事長辛保安在講話中表示,成立創新聯盟理事會、專家委員會,明確工作規則,為創新聯盟的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為共同服務好能源低碳轉型戰略任務,支撐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履行好電力供應保障首要責任,在有關政府部門指導下,4月22日,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起,31家企業、高校及社會組織共同組建的創新聯盟正式成立,集聚優勢科研力量,建立協同創新網絡,共同開展前沿基礎理論研究,聯合攻克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統籌聯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辛保安指出,當前,能源轉型深入推進,新能源快速發展、占比逐步提高,用電需求持續增長,電力系統運行機理發生深刻變化,電力電量平衡的技術基礎也發生重大變化,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加快攻克“卡脖子”“無人區”技術是面臨的緊迫課題。他倡議創新聯盟聚焦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服務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撐國家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強化聯合攻關,全面發揮好平臺、橋梁、紐帶等功能作用,在研究成果應用、會員服務、影響力提升等方面精準發力,著力打造技術創新共同體,努力實現能源電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創新聯盟積極搭建“四梁八柱”,編制形成了《新型電力系統重大技術聯合創新框架》,對新型電力系統重大發展方向、發展路徑、技術攻關方向、市場化機制和支撐技術示范進行了系統規劃,廣泛凝聚行業共識,合力推動技術創新,為我國能源電力領域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創新聯盟影響力持續擴大。新增了21家裝備制造、互聯網、新能源企業和院所,成員單位從31家擴充為52家。合作不斷深化。成員單位在大型風光基地、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高比例新能源消納等方面開展了多項務實合作,簽訂了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責任狀,達成了32項前瞻性技術合作意向。示范成效顯著。推動創新示范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拉動研發及產業投入超1000億元,有力促進了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在穩增長、促轉型、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創新聯盟平臺作用日益凸顯,組織架構日趨完善,各項工作打開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會議通報了創新聯盟理事會單位名單、理事會人員名單、專家委員會委員名單,明確了工作規則。會上,中國華電、清華大學、中國能建、金風科技等4家創新聯盟成員單位代表發言,分享了在清潔低碳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基礎理論研究、系統規劃設計、系統運行控制等領域開展的技術攻關、裝備研制、示范應用和人才培養的相關成效。與會人員表示,創新聯盟既是推進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能源行業協同發展的創新之舉。各成員單位將全力支持創新聯盟各項工作,相互促進、協同創新,高效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推動能源革命、建設能源強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隨后召開的新能源主動支撐技術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新型電力系統重大技術方向,新能源主動支撐技術及示范應用,主動支撐型風電機組、光伏、儲能設備研制情況等話題展開研討,闡述觀點、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對創新聯盟合作研發提出設想。
會議以現場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在北京設主會場,在有關單位設分會場。創新聯盟全體成員單位代表、兩院院士參加會議。
下一步,創新聯盟各方將加快建設新型儲能、氫能綠色制取與高效利用、電碳市場、電力需求響應等面向“3060”新型電力系統重大技術創新方向的示范項目,帶動電網、發電、電力裝備、新能源、儲能多個領域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高等院校等主體參與研究,共同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譜寫服務“雙碳”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