芶文涵?陳科
“高溫會導致作物氣孔導度降低、光合作用減弱,影響物質積累,進而降低作物產量……”8月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福興鎮三合碑社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副所長王景雷研究員,正在為當地種植戶介紹作物抗旱種植技術。
本月中旬,為支撐秋糧生產,助力農業農村防災減災、打贏秋糧豐收保衛戰,農業農村部派出專家組和科技小分隊分赴多地指導抗旱工作。四川科技小分隊成員分別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作物科學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等院所,他們一行共7人,先后奔赴成都、廣元、資陽等地,了解當地農業管理部門和生產主體應對高溫采取的具體措施,并給予指導。
(相關資料圖)
科技小分隊在廣元市蒼溪縣東清鎮調研高溫干旱對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影響。受訪者供圖
指導抗旱,解“燃眉之急”
“針對灌溉系統灌溉效率較低的問題,建議優化堰塘和儲水池的布局,并適當增加數量……”8月16日,科技小分隊川北調研組一行人到達廣元蒼溪陵江鎮,對當地水稻、玉米、大豆,以及糧經間作系統的作物長勢進行實地調研并對抗旱工作給予指導。
據了解,持續的高溫天氣不僅會降低作物產量,還會導致植物新陳代謝失調,易使植物出現萎蔫干枯;同時,高溫還會加速作物的生長發育,縮短生育期,使作物提前成熟,提前衰老,影響產量。因此如何讓農作物平安渡過這段高溫期就成了陵江鎮農業管理部門的當務之急,而科技小分隊的到來則剛好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
“各位專家提出的調配灌溉設備,以及適當深松中耕、噴施葉面肥或含腐植酸類的抗旱劑等建議都非常實用,也讓我們面對高溫干旱時心里更有數。”陵江鎮農業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專家的到來為當地農業抗旱工作安下了定心丸。
“川北地區的旱情和川中十分相似,因為像這樣的丘陵地區,水源相對來說不是特別好找,灌溉條件也不好,因此旱情相對來講也會比較嚴重。”王景雷介紹說,但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應對旱情,這也一定程度上減緩了高溫干旱對農作物的影響。
“對癥下藥”,保障糧食產量
7月以來,四川省金堂縣大部分鎮街累計降水量均小于20毫米,連續晴熱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截至8月15日,全縣糧油作物受災面積0.46萬畝,成災面積0.11萬畝,絕收423畝。
8月17日,科技小分隊一行深入金堂農業生產一線,先后到官倉街道花牌坊社區、福興鎮三合碑社區實地查看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長勢,了解受災情況,指導科學抗災奪豐收。
針對高溫干旱導致夏玉米即將絕收的問題,小分隊專家提出,要增種搶種,對已經收獲的撂荒地,組織農戶抓緊播栽,不空地,小春之前再收一季。對受旱較重需改種的地塊,則加快在田作物清理利用和土地整理,及時改種補種,全力減少損失,保障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
“同時,農業管理部門也要與氣象、水務、農業等部門統籌協調,做好災情預警。”王景雷表示,病蟲害也切記不可掉以輕心,要以預防為主,并及時科學用藥,例如:水稻后期關鍵要防治稻飛虱、螟蟲等害蟲的發生,關注稻瘟病、稻曲病的發生;玉米后期關鍵要防治草地貪夜蛾、粘蟲等害蟲的發生,關注大小斑病的發生危害。
據了解,目前四川省夏糧已獲豐收,但全年糧食的大頭在秋糧。據氣象部門預測,四川省高溫天氣可能持續到8月末,這給秋糧生產帶來嚴峻挑戰。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接下來,四川將聚焦抗大旱、抗長旱,增加抗旱水源,全力以赴保農業生產用水,并加快完善抗旱基礎設施,堅決打贏抗旱減災這場戰役,確保秋糧再獲豐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