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 ?進入7月,山東省菏澤市鄆城宣峰果蔬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宣峰果蔬合作社)“陽光玫瑰”葡萄進入成長加速期。市場行情不錯,對宣峰果蔬合作社所在的鄆城縣唐廟鎮胡莊村黨支部書記胡宣峰來說,好收成即將來臨。
??? 胡莊村“陽光玫瑰”葡萄今年有好收成,科技特派員功不可沒。
(相關資料圖)
??? “陽光玫瑰”好吃果難管
??? 在科技特派員介入之前,胡莊村百姓種植“陽光玫瑰”曾走過一段彎路。
??? 葡萄產業是綜合效益好的高效特色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3年前,山東省教育廳選派至胡莊村的“第一書記”劉天華與胡宣峰經多次外出考察,了解到“陽光玫瑰”是鮮食葡萄產業的好品種,甜香味美、經濟效益高。深思熟慮之后,他們決定采取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在村里推廣“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并成立了宣峰果蔬合作社,立下了“葡萄不豐產,農民不增收,掛職不結束”的承諾。
??? 然而,“‘陽光玫瑰’好吃,果難管”,宣峰果蔬合作社在種植“陽光玫瑰”葡萄后發現,栽培管理技術要求極高。因種植戶不懂管理技術,宣峰果蔬合作社原本2020年就應該掛果的葡萄基本顆粒無收,這下可讓兩位書記和村民們犯了難。
??? 關鍵時候,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三個突破”戰略為小鄉村帶來了改變。該院決定舉全院之力開展“三個突破”工作,利用3年時間,選派300人,投資3億元以上,在鄆城、費縣、招遠等三個縣市打造“鄉村振興科技引領型齊魯樣板”。鄆城還專門建立了葡萄產業鏈,采用鏈長制服務全縣葡萄產業發展。
??? 科特派全程專業指導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鄆城“三個突破”指揮部多次深入了解胡莊村的情況后,選派科技特派員陳迎春作為第一批鄆城非脫產掛職增派人員與宣峰果蔬合作社對接,并掛職宣峰果蔬合作社技術副總,開展全程專業化技術指導。
??? 記者了解到,陳迎春是山東省葡萄研究院葡萄高效栽培團隊科研骨干。為解決胡莊村葡萄產業發展難題,陳迎春與團隊成員聯合為宣峰果蔬合作社量身定制了“科技引領+合作社+特色文化”的融合發展方案。
??? 經過走村串戶,陳迎春看到種植戶普遍留枝量大、留果量多,這種情況后期將會造成果園郁閉、病蟲害防控壓力大,果品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他認為首要任務是讓種植戶重建信心,改變觀念,由追求“數量型效益”向追求“質量型效益”轉變。
??? 針對在生產中發現的問題,陳迎春發揮科技特派員作用,申報了葡萄科研專項,開展“陽光玫瑰”葡萄延后成熟關鍵技術研究。為此,他把試驗田也搬到了胡莊村。陳迎春將宣峰果蔬合作社的葡萄種植園區打造成了“陽光玫瑰”葡萄栽培技術示范、技術研究以及引領山東省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并協助宣峰果蔬合作社申請了鄉村振興專項資金100萬元,用于建設冷藏保鮮庫。
??? 陳迎春發現,“陽光玫瑰”沒種好,關鍵是種植戶不懂管理。于是,他圍繞標準化管理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精準水肥管理等進行了葡萄園栽培管理技術提升,并制定管理年歷,統一技術標準。
??? 一系列努力之后,去年宣峰果蔬合作社葡萄的優質果率、商品果率大幅提升,按優質果市場價每斤10至15元計算,每畝收入達到了3萬至4.5萬元。
??? 產品打開大中型城市市場
??? “陽光玫瑰”好吃,但對胡莊村種植戶來說,牌子還不夠響亮。
??? 為此,陳迎春協助宣峰果蔬合作社注冊了“綠之晶”商標,并向農業農村部申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胡莊村統一使用“綠之晶”品牌,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商品包裝、統一供貨渠道,這一系列操作也使得宣峰果蔬合作社從“賣葡萄”轉向“賣品牌”,最終打開了北京、青島、上海、合肥等大中型城市的市場。
??? 為了賦予葡萄更多內涵,兩位書記和科技特派員商量,決定將生態農業與旅游進行融合。通過打造葡萄特色文化、舉辦葡萄旅游節等,胡莊村大力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研學、采摘農業,打造村莊葡萄特色文化、建設葡萄科普觀光路線,并建設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鄆城胡莊葡萄科普基地。
??? 葡萄的豐收,讓種植戶的心穩了,“第一書記”劉天華對百姓的承諾也兌現了。
??? 去年9月份,陳迎春與宣峰果蔬合作社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科技特派員也成了種植戶的“合伙人”。如今,胡莊村的葡萄種植面積計劃再擴大一倍,小葡萄最終做成了大產業。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