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資料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核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吳征威團隊,首次揭示了冷空氣等離子體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并通過自主研發設計的裝置將冷空氣等離子體引入關節內,為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提供一種新方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生物工程與轉化醫學》。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內滑膜增生和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成纖維滑膜樣細胞是增生性滑膜的核心效應細胞,它們可以擺脫生長限制、侵襲周圍組織、促進血管增生,導致滑膜不受控制地生長,所以又被稱為“不死癌癥”。
“目前,主要是通過口服藥物來改善患者病情和控制癥狀?!痹撔:丝茖W技術學院工程博士研究生丁呈彪介紹,但這種全身系統性用藥,往往很難直接作用到局部病變的滑膜。
可以說,類風濕關節炎有效的局域精準治療,仍是臨床醫生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此次研究中,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等離子體設備,將冷空氣等離子體引入活體大鼠的關節內。結果顯示,經過治療一周后,在大鼠的關節內沒有觀察到滑膜增生、炎癥浸潤和血管生成等癥狀。
同時,團隊開展體外實驗,證實在冷空氣等離子體的作用下,成纖維滑膜樣細胞作為類風濕關節炎的主導因子失去了抗凋亡、侵襲和遷移能力。
“體外和體內的研究結果均表明,將冷空氣等離子體引入關節并作用于滑膜,是抑制類風濕關節炎發展的有效方法?!?丁呈彪表示,此次研究結果也為冷空氣等離子體治療其他“類腫瘤”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冷空氣等離子體是在大氣壓條件下產生的一類宏觀溫度接近于室溫(30℃)的等離子體。
丁呈彪說,“研究人員通過設備將冷空氣等離子體精準地作用于發生病變的滑膜組織周圍,緊接著,由冷空氣等離子體產生的活性氧等粒子,促成組織和細胞發生多重生物學效應,從而有效殺滅成纖維滑膜樣細胞?!?/p>
不同于傳統等離子體消融術,冷空氣等離子體技術避免了對患者正常組織的傷害,并且不涉及藥物及放射性,作用時間可控,盡可能地降低了對健康組織的損傷。
審稿人認為,“該研究出發點新穎,實驗設計精巧、實施完善?!?“作者通過體外和體內的研究,報告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其研究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消除了類風濕關節炎癥狀本身”。
據了解,團隊針對此類疾病開發的相關技術與設備已申報多項專利,并獲2022年度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目前,團隊正積極推進動物實驗,爭取早日實現臨床應用。
(中國科大供圖)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