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王迎霞
發布任務74項,實施項目66個,10個項目順利驗收……7月8日,記者從寧夏舉行的“以先行區建設為牽引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場——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專題獲悉,工業領域“揭榜掛帥”機制開展3年來,攻克一大批制約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瓶頸,有效激發了企業創新潛能。
2019年,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在全國工信系統率先建立“揭榜掛帥”機制,出臺了《自治區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項目及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卡脖子”難題發布任務榜單,鼓勵區內有實力的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揭榜攻關,解決技術熟化、中試驗證、批量生產等工程化瓶頸難題。截至目前,已經在裝備制造、冶金、建材、化工、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9個領域累計取得階段性成果336項。
“我們還在區內組織召開‘鐵合金尾氣高效清潔利用技術’‘水泥生產智能化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等4項揭榜攻關技術的成果推廣現場觀摩會,全區120余家企業參與觀摩交流,為區內同行業企業提供了先進技術交流平臺,加快了產業化進程。”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何立穎介紹。
下一步,該廳將圍繞寧夏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強區計劃,進一步推進“揭榜掛帥”機制,以“六新”產業為重點發展方向,繼續組織進行關鍵共性技術揭榜攻關。在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的同時,采用“賽馬”機制,強化推廣應用,帶動全行業技術水平整體提升。力爭到2026年,累計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不少于80項,產業化后新增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
近年來,寧夏大力推進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幫助企業建立具有較高層次和水平的研發平臺,截至目前,在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化工、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均建立以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的研發平臺,共建立國家和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95家(其中國家級11家,自治區級84家)。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區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0%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占制造業領域的67%,專利申請量占全社會專利申請量的45%,凸顯了企業技術中心在全區創新體系中的中堅作用。
同時,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還根據全區工業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引導企業整合行業創新資源,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形成制造業創新中心驅動、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目前已正式組建自治區煤化工資源循環利用創新中心,開展了生物法材料工程創新中心等4家試點。
(圖片由科技日報記者王迎霞攝)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