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方法,可使用冷凍干燥體細胞克隆小鼠。這一成果是遺傳物質存儲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整只動物克隆可用于保障生物多樣性、挽救瀕危物種。然而當下的生物樣本儲存方法依賴超低溫存儲,成本高昂而且易受斷電故障等問題影響。此前的進展使人們能夠存儲來自凍干精細胞的遺傳物質,這增加了穩定性和存儲安全性,但也受限于獲取健康精細胞的能力。過去的研究表明,利用體細胞也能產生克隆后代,說明這些細胞也可能作為遺傳資源。
日本山梨大學科學家若山照彥及其同事此次開發了一種凍干體細胞的方法,可兼容整只動物的克隆。首先,他們將體細胞冷凍干燥(可在-30℃下存儲長達9個月)。雖然在凍干過程中細胞死亡了,團隊成功進行了體細胞核移植,產生囊胚(早期胚胎)并產生了穩定的胚胎干細胞系。然后他們成功使用這些細胞作為供體物質,克隆產生了健康的雌性和雄性后代,成功率為0.2%—5.4%。
凍干體細胞克隆小鼠的部分研究過程。
圖片來源:《自然·通訊》在線版
此外,團隊選擇9只雌性、3只雄性克隆小鼠,與雄性和雌性小鼠交配。所有雌性都生產了一只小鼠幼崽,表明克隆動物有正常繁殖力。研究人員提出,凍干比現有存儲細胞方法導致了更多DNA損傷,但所實現的克隆成功率說明這是一種可行的替代選擇。在人們尤為擔憂成本和長期安全性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方法可以提供一種可行的手段,以安全和低成本方式存儲任何動物的遺傳物質。
總編輯圈點:
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常用儲存溫度為-80℃,有時要達到-196℃,以長期保持樣本內細胞活性。日本科研人員則開發了一種凍干體細胞的方法,可在-30℃下存儲。他們成功進行了體細胞核移植,并產生了穩定的胚胎干細胞系。用這種方法克隆出的小鼠也都具有正常生殖能力。根據文中的數據,克隆成功率為0.2%—5.4%,不算一個太高的數字,但也為存儲動物遺傳物質提供了一種新手段和備選方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