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儀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媽媽,我給你手寫了一封信,放在換洗衣服包里了,別忘了看!”上海市東方醫院感染科醫生屈莉紅剛拿到家人托居委會放在小區門口的換洗衣物,正準備返回醫院,就收到了來自兒子的消息。因為還有患者要安排,來不及看信,她就匆匆返回科室,直到這一天的深夜,空下來,她打開這封特別的告白信細讀,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這封告白信的作者叫吳彥臻,是上海實驗學校南校初二的一位學生,他的媽媽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感染科主任屈莉紅,從這波本土疫情開始,他已有一個多月沒有見到媽媽了。彥臻媽媽屈莉紅所在的感染科是醫院抗擊新冠疫情的主力軍,因為疫情原因,需要一直留守醫院,投身一線,難得一次回家也只是遠遠地在小區門口拿取換洗衣物。
兩年前新冠疫情暴發,至今已800余天。這800余天,對于有些人來說也許很漫長,但對于像屈莉紅這樣的感染科的醫護人員來說卻時光飛快。感染科的醫護人員每天緊張忙碌,即使在國內疫情平穩的階段,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形勢下,也不敢有任何的松懈。發熱門診作為篩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前哨,感染癥病房作為疑似病例的隔離和留觀場所,醫護人員每天24小時堅守,用辛勞和汗水譜寫著抗疫篇章。
“為什么媽媽總是顧不上我?”彥臻也曾不理解過,但爸爸告訴他:“媽媽必須24小時待命,經常半夜會被電話叫醒,疫情不等人,需及時處置,差幾分鐘就有可能造成病毒擴散,必須全力以赴。”彥臻漸漸理解了這份“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正是有像媽媽一樣許許多多守“滬”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疫情才能慢慢散去,所以他提起筆寫下這份告白,向媽媽以及所有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他也呼吁更多人以實際行動配合抗疫要求,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為盡早結束疫情盡一份責任!
屈莉紅收到彥臻這份告白后很感動:“由于疫情關系,陪伴孩子的機會很少,但很欣慰他能夠理解并且支持我!他能夠明白很多人正在為這座城市而努力,并愿意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支持抗疫。孩子真的長大了!”
吳彥臻同學親筆。采訪對象供圖
以下為正文:
《我的媽媽》
上海實驗學校南校初二5班 吳彥臻
三月肆虐的疫情,打破了我們每個人的正常生活,已經初二的我也已經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每天面對電腦通過網絡學習,除了認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外,我每天都在密切關注著疫情的變化,一天天增加的感染人數使我感到焦慮,也越來越掛念我的媽媽。她是東方醫院的感染科主任屈莉紅,感染科是醫院抗擊新冠疫情的主力軍,從這波疫情開始,她就離開我們,一直以醫院為家。我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看到她了,最近的一次也是她回來拿衣服,在小區門口沒有說上幾句話就離開了,現在我真的非常想念她!
每當看到電視上穿著防護服奮戰在上海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我就在想這是不是媽媽?她有沒有休息好?是不是又沒有時間吃飯?她的白頭發和皺紋是不是又多了?幾次情不自禁地撥通了她的電話,經常傳來的是忙音,偶爾撥通了,電話里聽到的是那熟悉又略顯沙啞的聲音,電話里她總是牽掛著我的學習,叮囑我要按時睡覺,采核酸要注意安全,盡量不要出門。我問她為什么電話經常打不通,她說穿著隔離服接電話不方便,我問她什么時候能回家,她說快了,讓我們不要牽掛,如果我們沒有她的消息,說明她現在是安全的。電話聊不上幾句,媽媽說又有重要的電話進來了,她必須掛電話了。
自從2年前疫情開始的時候,不管是春節還是節假日,她幾乎從來沒有和我和爸爸一起團團圓圓地度過,不是有突發的疫情要處理,就是有重要工作會議要參加。平日里,也很少能按時回家吃飯,記憶中能和她一起吃飯的機會真的不多,哪怕即使她在家,也有太多工作要完成。我知道當我早早進入夢鄉時,她還在忙著布置防疫工作,在家的時間被電話和會議占了大半。開始我真的不理解,為什么別的同學的媽媽總是能陪著,而我的媽媽總是顧不上我?后來,爸爸也似乎看出來我的想法,他告訴我,媽媽必須24小時待命,手機不能關機,所以經常半夜會被電話叫醒幾次,有時疫情緊張,半夜還要往醫院趕,這是因為疫情不等人,如果不能及時處置,差幾分鐘就有可能造成病毒擴散,所以必須全力以赴。爸爸還說,有時由于發熱病人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醫院還會被投訴,醫護人員非常辛苦,但是媽媽還需要去向病人道歉解釋請求諒解,這種辛苦和委屈讓她經常背著我們流了不少眼淚。這兩年媽媽一下子蒼老了很多,看著她日漸憔悴的樣子,我對她的不理解早就被心疼兩個字所替代。
我們生活的城市,正是有許許多多像我媽媽一樣普通的醫務工作者還有眾多的居委會工作人員和無數支援者的日夜守護,才有了之前兩年多的繁榮安定。現在上海正在飽受病毒折磨,而又是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不顧安危,無私奉獻,忘我地奮戰在每條抗疫的戰線上,有時他們還要忍受各種抱怨甚至無端的指責。我只有努力學習,獨立自覺,鍛煉好身體,才能讓我的媽媽安心工作!我們大家應該以自己的行動配合他們,關心他們,嚴格遵守抗疫要求,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為盡早結束疫情盡我們每個人一份責任!
上海市東方醫院感染科主任屈莉紅向患者問詢每日情況。采訪對象供圖
吳彥臻同學提筆寫下告白,家人記錄下這一瞬間。采訪對象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