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陳婕
“團隊最新研發的靶向富集納米孔測序試劑盒上機測序后,最快能10分鐘內檢出病毒,正在申報多項發明專利。”4月13日,位于佛山高新區禪城園的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內,佛山源生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生基因”)創始人余樂博士介紹。
源生基因是國內首家實現病原體臨床實時快速精準檢測的高新技術服務企業。2020年,余樂率領的團隊被評為佛山高新區高技術產業化創業團隊A類項目,并簽約入駐佛山高新區。
此前,余樂團隊研發的納米孔快速檢測設備突破了傳統的分離培養法檢測病原體需3-5天的限制,僅需6小時即可鑒定病原體及耐藥基因,序列數據庫和解讀知識庫可覆蓋上百萬條微生物序列和近2萬種人體致病病原體信息,為發現病因、救治病人、對癥下藥等救治環節贏得關鍵時間。
當下,余樂團隊在臨床醫學病原體檢測應用領域再添新產品。“以往的納米孔測序技術具有長讀長的特性,同時也具有隨機錯誤率高的缺點,如何利用納米孔測序數據實現對臨床樣本病原體的快速、準確檢測,是當前面臨的挑戰及技術難點。”余樂說。因此,為提升臨床病原檢測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必須建立一套基于多重PCR的靶向病原體納米孔測序自動分析方法及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余樂團隊技術方案中建立了針對基于多重PCR的靶向納米孔長讀長測序數據的病原體比對識別方法和系統,能夠有效處理納米孔測序技術產生的長讀長數據,解決了長讀長、錯誤率較高的納米孔測序數據比對分析中準確性和分析速度難以兼顧的問題,將典型數據測序及實時分析耗時降低到10分鐘以內,滿足臨床中對低豐度病原體進行快速病原檢測分析的需求。同時,該方法也能夠針對二代測序獲得的短讀長數據進行分析,具有較好的數據兼容性。
源生基因是佛山高新區高技術產業化創業團隊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從2020年起,佛山高新區累計投入超1.7億元,引進47個高技術產業化創業團隊,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半導體、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實現不同程度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了佛山高新區的“人才品牌”效應。
接下來,佛山高新區將繼續優化支持創業團隊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堅持在人才引進和扶持創新創業方面走出一條特色化和差異化道路,推動佛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人才集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