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通訊員 王金玲
“黃色預警啟動!順義多部門齊心協力,應對空氣污染”“區生態環境局主動向前服務,保障有害垃圾集中收運處置”……點開北京市順義區生態環境局官方微博、微信平臺“順義生態環境”,一篇篇報道聚焦熱點、回應關切,凝心聚力,服務地方發展。北京市順義區生態環境局表示,“十四五”期間,順義區將繼續發揮“順義生態環境”新媒體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認知度與責任感,促進形成共建共享美麗順義的濃厚氛圍,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自主、公眾參與”一起向未來的“大環保”格局。
“順義生態環境”是展示生態環境局工作形象的窗口,在順義區生態環境局看來,用好這一平臺至關重要。對此,生態環境局專門制定了《順義區生態環境局政務新媒體運行管理辦法》,規定了微平臺發布內容、發布程序、回應管理等內容,保證新媒體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環保、黨務和政務信息,擴大發布信息的受眾面,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服務。此外,生態環境局開發新媒體產品,綜合運用短視頻、圖解、H5等生動靈活的方式解讀生態環境專業內容,提升傳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尤其是在春節、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節日期間,通過環保云課堂、科普環保知識、舉辦環保知識有獎問答等方式,努力做到線上線下齊動員,實現線上線下活動同頻共振,提升宣傳效果,營造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據介紹,“順義生態環境”以內容為王,發揮微力量,以議題促活躍,講好順義生態環境故事。一是將生態環保宣傳工作融入生態環保工作大局,設置“新聞內存”聚焦重大政策、重要工作等內容,進行深入解讀、權威發布,用新媒體宣傳展現工作進展,推動工作持續深入開展。二是從社會公眾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入手,主動回應群眾和企業關注問題,讓權威聲音撥云見日。三是把握好新媒體發布的時度效原則,堅守正確的輿論導向,釋放優化服務、助推發展的重要信息,為統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北京市順義區先后開通“順義生態環境”微博、微信平臺,已累計發送近兩萬條內容,成為展示生態環保工作成果的舞臺、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平臺。
關鍵詞: 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