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實習生 單倩瀾
3月22日,在第三十屆“世界水日”來臨之際,記者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2021年,重慶全市用水總量68.80億立方米,比國家控制目標低約29億立方米。為示范引領提升行業節水,合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2021年重慶在公共機構、工業企業、居民小區、學校、醫院等行業創建各類節水型載體,累計創建4742個。
新工藝新技術 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
“2021年我市創建市級節水型企業21家,全市累計建成節水型企業238家,規模以上的火電、鋼鐵等重點行業全部建成節水型企業。”重慶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積極推動火電、鋼鐵等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鼓勵企業采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2021年利用經濟和信息化專項資金支持節水項目3個,補助資金158萬元,撬動企業投入6350萬元,年節水17萬立方米。
重慶啤酒節水項目標桿酒廠大竹林酒廠里工作人員正在查看節水裝備。受訪者供圖
“現在我們大竹林酒廠沖廁用水、綠化景觀用水、部分地面清潔用水,均使用達到標準的中水。”重慶啤酒節水項目標桿酒廠大竹林酒廠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2021年6月啟動了中水處理及包裝噴淋水回用項目,預計每年節約5萬噸水。這些中水來源主要是啤酒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在經過多重過濾和軟化等環節后,用于廁所、綠化、景觀、 清潔地面等非生產環節,以及冷凝器、中央空調循環水補充。
據了解,通過中水包裝噴淋水回用等節水措施,大竹林酒廠水耗再創新低。2022年1月,該廠每釀一百升啤酒消耗1.69百升水,遠低于行業每釀一百升啤酒消耗3.5百升水的平均水平,在中國啤酒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高校實施合同節水 已建成節水型高校17家
“實施合同節水后,我校的年用水量就從改造前的162萬立方米下降到79.42萬立方米,節約水量約80萬立方米,節水率達56%。”這是重慶理工大學的節水成績單,為高校節水找到了“新路子”。
重慶理工大學位于重慶市巴南區,占地面積2444畝,在職教職工2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之前學校由于管網漏損、節水器具老化失效等原因,造成用水量長期偏高,2015、2016、2017三年人均年用水量約為71噸,較定額規定的人均年用水量55立方米偏高29%。
2018年,學校委托第三方實施合同節水管理,通過采用DMA分區計量管理、老舊管網改造、漏水點探測修補、更換節水器具等措施,學校年用水量改造前162萬立方米下降到79.42萬立方米,人均年用水量從66立方米下降至32.24立方米,比定額用水量低15%。2019年獲評市級節水型高校,2021年被評為國家級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
2021年,重慶市實施彭水一中、石柱中學合同節水管理項目2個,年節水量達32.3萬立方米,平均節水率達27.54%。目前,重慶市已建成節水型高校17家,累計創建率達21.6%。
實施農業節水工程 推行農業綜合水價改革
近年來,重慶市結合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全力推進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通過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加快計量設施建設,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建立健全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大力培育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同步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20.70萬畝。
實施永川、長壽、墊江、銅梁、巫山5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打造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核心示范區展示區,推進建管一體化,促水權、水價、獎補和建管等機制和政策落地,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5萬畝,助推區縣建立和完善農業水價改革工作機制和實施農業水價精準補貼。
同時啟動實施合川東風水庫、永川上游水庫等8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23億元,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0.8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0.5萬畝,新增節水能力2505萬立方米。
關鍵詞: 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