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3月20日,先正達集團中國MAP與數字農業正式發布《MAP2021年綠色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MAP系統性地對2021年自身業務模式帶來的農業綠色發展效果進行了量化評價,分享了MAP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升農戶收益、保護耕地健康、促進低碳發展等方面的行動與成效。今年的報告覆蓋了更大的調研面積和更多的農戶,調研作物覆蓋三大主糧和常見的經濟作物,遍布全國15個省份,總共調研了近24萬畝的耕地。
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MAP與數字農業業務總裁應敏杰表示,在中國農村,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已經在逐步接受農業綠色發展的理念,并且在主動接受和積極參與。相信隨著未來發展和農村環境整治方面需求的不斷增加,可持續的、綠色的、環保的理念一定會在中國農村得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普及。
MAP正在通過推廣可持續的農業服務,宣傳并幫助、引導農戶了解和踐行綠色低碳的農業理念,逐步實現低碳種植、低碳發展。報告顯示,MAP服務農戶平均碳排放強度平均降低了16個百分點。同時報告還針對水稻田甲烷排放做了重點技術嘗試,根據MAP天津水稻農場的實際種植情況核算,MAP種植的水稻甲烷排放總量較周邊地區用戶降低了40%左右。
枝江種植大戶牟興江介紹說:“自2019年與中化MAP合作后,解除了很多后顧之憂,選種、挑肥、配藥都有人提供專業方案,MAP的農藝師還會經常來我地里巡田了解情況。現在不僅成本降低了,中化MAP又提了一個新的模式,稻子成熟了,他們就會來田里收購,比私人的價格每斤高了3-5分錢,相應我的收入又提高了,現在總的收入每年提高5萬多。”
“在與中化MAP合作后,最明顯的感覺是收購的MAP原糧品種更加統一。從原來70-80個混雜的品種,到現在集中只有4-6個優質品種,大大統一了稻谷加工后的品質,提升了客戶體驗。而且收購稻谷的質量有明顯的提升,大大增加了出米率和正品率,平均上升了兩到三個點。以前是57%-58%的出米率,現在可以達到60%-61%了,折算下來一畝地就可以增收80-90元,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一萬畝地就是八九十萬。”來自枝江信達專業合作社的易玉林表示。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