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邵琳 劉學文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新疆有多美,馕就有多香!
2月28日,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當地特色馕產業園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這里,一個個馕坯井然有序,借助著傳送帶,穿越隧道造型的烤馕高溫爐,源源不斷輸送至暫存區。
在這里,僅需8分鐘,一個生馕胚就變得焦香四溢。
在這里,228名工人日均生產馕產品26.8萬個。其中本地銷售15.8萬個,疆外銷售4萬個,出口7萬個……
作為新疆人從小吃到大的食物,馕是疆飲食文化的“名片”,百姓中更是流傳著“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馕”的諺語。
過去,走在新疆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馕作坊,煙霧繚繞中散發著馕的香氣。老式的馕坑,依靠燃燒原煤烤馕,打馕環境差,并且污染空氣。
近年來,傳統的燃煤馕坑正轉變為使用電、天燃氣等清潔能源的新式馕坑,污染小、效率高、綠色環保,而且烤制的馕干凈衛生、香酥可口,絲毫沒有丟失傳統馕坑烤制的香味。
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力發展的十大特色產業之一,如今,打馕正在朝著系統化、規模化、標準化的馕產業園發展,豐源馕業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簽約落戶阿圖什馕產業園,并于2020年7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豐源馕業共新建打馕車間5棟,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780余人,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早在開工之前,國網克州供電公司阿扎克鄉供電所所長張亞林便提前制作好調查問卷,詳細了解豐源馕業建成后的用電需求,并匯總成工作計劃表。張亞林說:“馕的生產關乎民生,必須全力做好產業園供電服務保障,我和同事們當時連續工作兩周,堅持上門服務,幫助其排查、整改用電隱患9處,確保各生產線如期投運。”
“根本不用擔心,資料都是通過‘網上國網’App上傳,供電所直接根據我們的實際需求設計用電方案,有些用電安全的措施比我們自己想的完善多了!”回憶起當年公司落地的場景,豐源馕業的副總經理海如拉·艾米如拉對供電情況贊不絕口。
除了在生產線投運前對企業的供用電線路、設備進行檢查,排查生產車間設備用電安全隱患,國網克州供電公司還積極指導企業開展節能“診斷”分析,優化用電方案,助力其降本增效。
國網克州供電公司市場及大客戶服務班班長趙兵兵對豐源馕業的“診斷”結果印象深刻,他介紹,僅通過優化基本電費計收方案這一項,2021年一年下來便為豐源馕業節約用電成本204.1萬元。
“我們的馕產品所用原料全部取自當地,選用的無花果醬和木納格葡萄干,更是只有阿圖什這片土地才能生長出來。我們車間用工都是就近的村民,看著村民生活越來越好,我們的產業越來越大,深感企業與當地是互相成就。”公司副總經理海如拉·艾米如拉說:“生產線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強勁的電力供應,我們本地供電公司的人就像‘電管家’一樣,24小時隨時服務,為車間用電提供了充足保障。”
海如拉·艾米如拉統計過相關數字,農民家的土馕坑日產量300至400個,而車間的隧道烤馕爐日產量最高能達到7000個,算下來,電力竟為馕加工提速20倍!這為他們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國網克州供電阿扎克供電所所長張亞林說:“馕的烤制最重要的就是溫度控制,我們深知這一點,所以為馕產業園進行精準‘畫像’,根據車間的用電特點,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服務,為我們當地的馕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為提高馕產業園供電質量,2021年國網克州供電投資135.92萬元,擴建為其供電的阿扎克110千伏變電站,投資1380.73萬元升級與園區相關的110千伏輸電線路。該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曉明透露,下一步,國網克州供電有計劃再對阿扎克110千伏變電站增容1倍,以應對隨時會驟增的馕訂單及相關產業訂單。
關鍵詞: 時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