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吳敏 李曉霞 蔣夢娣
甘肅省瓜州縣亨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立足自身食用菌產業基礎,借助戈壁農業智慧物聯網,打造智慧車間,智能化、高效化、標準化、規?;l展食用菌種植。春節,合作社的各類食用菌熱銷上市,記者去見識了一番合作社的“智能菌菇房”。
走進亨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全自動恒溫儲菇車間,記者發現,菌棒的擺放并不像常見的食用菌溫棚里的地栽,而是整齊的床架式立體擺放。
“一般溫棚里都是貼地一層層疊加起來的,我們這個全自動恒溫儲菇車間用的是立體栽培,能有效利用空間,增加菌袋擺放量,一個車間的菌袋擺放量在7000多袋?!蓖蹰L禮介紹說。
王長禮是瓜州縣亨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這些年,他在食用菌種植過程中,逐漸用“科技”和“信息”兩把金鑰匙,叩開了致富的大門,成為了當地有名的“菇王”。
在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路上,王長禮不斷思索著如何在高效上有所突破。2021年,瓜州縣亨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爭取政府扶持資金,投資800余萬元,新建全自動恒溫儲菇車間,將傳統的地栽式種植變為床架立體栽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菌種的質量,延長了出菇周期,產量增加了20%。
“我們這個車間是用了物聯網智慧管理系統,菇房里面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監測數據,還有光照強度,都在手機或者電腦上可以實時看到,也可以實時進行操控操作,實現智慧管理。”王長禮說。
王長禮告訴記者,2021年合作社還修建了無菌實驗室,組建起了專業研發團隊,培育出了適宜當地及周邊縣市種植的食用菌菌種。
“這個無菌實驗室修好以后,我們做菌種就比較方便,安全性高,無菌程度高,做出來的菌種產品合格率也高,活性好、質量好。而且,由我們自己的研發團隊來培育的話會節省不少成本,就拿我們羊肚菌菌種來說,比以前的每畝地的成本降了1800多塊錢?!闭f起這些王長禮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物聯網智慧管理系統的引進,可以實現食用菌種“全年循環生產”模式,提升生產效益,為合作社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在恒溫培養車間,王長禮向記者介紹了經過高溫滅菌、無菌接種、恒溫培養的訂單菌種。
“我們這個菌種都是先有訂單,按照訂單進行培育。主要銷往玉門、金塔等周邊縣市,最遠可以銷售到天??h那邊。今年我們自己種了36棚,加上銷售出去的菌種,種植量達到了70多棚?!惫现菘h亨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長禮說。
搭乘“科技+物聯網”的快車,瓜州縣亨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可生產食用菌棒 20萬袋,全年工廠化生產平菇、木耳、羊肚菌等鮮菇30余萬斤,銷售周期也從3個月延長到了5個月,收入達到了100萬元。合作社還與251戶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每年每戶都有可觀的分紅。
“我們計劃打造食用菌智慧種植示范基地,實現菌菇不同生長階段的不間斷檢測,進行科學化、標準化生產。同時,還要拓展深加工與營銷方式,健全食用菌上下游產業鏈,形成農戶參與、分工合作的發展模式,把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優?!蓖蹰L禮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