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攝影 洪星
北京冬奧會開幕的第二天,2月5日,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舉行的城市服務保障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冬奧會城市運行及環境保障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張巖說,北京建立健全冬奧會城市運行體系,筑牢城市“生命線”,做好冬奧場館堅強后盾。預計冬奧會期間,全市城市運行各領域保障人員18萬人,參與冬奧城市運行和環境保障5萬余人。
圖:新聞發布會現場(洪星攝影)
每天16個小時門診、24小時緊急醫療救治
冰雪運動是高風險運動,運動員發生損傷概率較高,及時、科學、有效的醫療救治是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有力保障。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建輝說,在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共設置了88個醫療站,提供現場醫療救治以及傷病員分流轉運工作。從17家定點醫院和2家院前急救機構選拔了1300名醫療骨干,作為場館的醫療保障人員,并配備了457名院級后備力量,為各國運動員和國際友人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醫療保障服務。
“針對每個場館比賽運動損傷特點,各醫療機構還專門配置了包括骨科、口腔科等專業學科的醫務人員,在冰球場館增配了CT、牙椅等設備,真正實現‘一場一策’的醫療保障。”王建輝說,為發揮專業學科優勢,提高醫療救治能力,定點醫院制定了“一院一策”醫療保障方案。比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將1.2萬平方米獨立病房樓改建為冬奧醫療中心,設置72張病床,配套CT和核磁等設備,以及手術室、核酸采樣、發熱門診等;北京安貞醫院騰退了104張病床改造成為冬奧專區,建成無縫冬奧綠色通道和診療閉環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等調整院內布局,設置了病房專區,配備了專用CT、核磁等,建設了負壓雜交手術室,為冬奧醫療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據統計,目前,北京市已建成1500平方米北京冬奧村綜合診所、1658平方米延慶冬奧村綜合診所,配備了分別覆蓋了急診、理療康復、影像、中醫、牙科等18個學科,可保障賽時門診、急診、康復轉院等醫療救治工作。北京冬奧村和延慶冬奧村綜合診所均已正式運營,來自宣武醫院、北京安貞醫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急救中心等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已進駐診所,隨時滿足每天16個小時基本門診和24小時緊急救治需求。
冬奧氣象科技創新實現兩個“首次”
氣象條件與冰雪運動順利進行息息相關。北京市氣象局總工程師季崇萍說,冬奧氣象科技創新實現兩個“首次”。一是首次在我國中緯度山區組織實施了復雜地形下的冬季多維度氣象綜合觀測試驗。構建了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的立體、加密氣象觀測網,為冬奧氣象預報技術研發和實際服務提供了精細的天氣“背景”數據,也為深化我國山地氣象學研究奠定了基礎。二是首次實現了“百米級、分鐘級”業務天氣預報能力。
“百米級、分鐘級預報是指在冬奧山地賽場核心區域,可以提供網格間距達到100米,時間精確到10分鐘一次的預報。”季崇萍說,由于要滿足冬奧會高精度的短時臨近預報服務需求,氣象局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開展了相關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利用加密的自動站、雷達數據以及高分辨率的數據資料等, 基于數值預報、機器學習等技術方法,生成了可以覆蓋冬奧山地賽區百米、每十分鐘更新一次的,溫度、濕度、風、降水等天氣要素的預報,大幅提升了冬奧關鍵氣象要素預報準確率,有效支撐了預報服務團隊開展精細氣象服務。
融合冬奧、春節、民俗元素的“雙奧之城”
張巖說,圍繞冬奧會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訓練場館等涉奧場所,已分別制定電力、燃氣、熱力、供排水、環衛等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組建保障團隊223支,共有保障人員2582人、保障車輛和相關設備1700余臺(套)。開展冬奧環境秩序“百日整治”行動,加強對共享單車亂停放、機動車違章停車等問題的有效管控,共治理問題2.7萬個。
圖:2022北京新聞中心介紹北京雙奧之城建設和交通保障的圖片(洪星攝影)
北京冬奧會“遇上”中國春節,張巖說,當純潔的冰雪遇上喜慶的“中國紅”,北京將向世界展現“雙奧之城”的獨特魅力。在城市景觀布置方面,北京、延慶、張家口賽區的城市景觀相一致,突出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的整體性;統籌做好冬奧景觀與春節景觀的和諧交融、有序銜接,融合冬奧、春節、民俗元素,共同營造“喜慶祥和、同慶冬奧”的氛圍。
圖:騎行游北京互動體驗活動(洪星攝影)
“運用感知、激光投影、5G+8K等新技術,增加城市景觀小品的趣味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張巖說,按照節儉、利廢和環保等要求,充分利用原有設施和廢棄物,科學規劃設置城市景觀,展示冬季北方城市的質樸與生機。比如在制作材料上,燈籠、中國結等均使用環保材料,景觀小品、燈飾均使用節能光源。“那些為冬季城市增添靚麗色彩的覆蓋物,原本是彩枝植物的廢棄枝干,通過對植物碎屑再加工,城市設計師的創造性運用,成為有機的藝術作品,煥發出新的活力。”
如今的北京街頭,處處可以看到與冬奧相關的主題花壇、燈籠燈飾等。據統計,從2022年1月以來,北京打造了3處標志性景觀、10個主題花壇、620處景觀小品、28萬個燈籠燈飾、1.8萬面宣傳道旗、6萬余處宣傳畫面、28處燈光秀;在背街小巷、商業街區等布置春節景觀小品、紅旗、彩旗、纏樹燈等;并廣泛開展“冬奧有我 扮靚京城”城市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環境保障“共同參與、共同維護”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