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小草萌發勃勃生機,蒲公英向天空飛散,春天的種子灑滿大地……
2月4日,大量運用人工智能、5G和云計算等新科技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為世界呈現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
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官方通信服務合作伙伴中國聯通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保障工作,它為開幕式打造的“多維度”通信系統,為諸多冬奧智慧應用奠定了網絡基石。
幕后英雄隱身開幕式
談及冬奧保障工作,中國聯通總經理陳忠岳曾強調:“要嚴上加嚴、細上加細,做好預案,確保萬無一失。”
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聯通了解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通信保障任務涉及固定通信、移動通信、焰火燃放、應急通信、公網對講、安檢大棚、視頻轉播(OBS)、5G創新等8個專項,以及指揮部日常辦公通信服務保障。
圖片提供:中國聯通
為確保冬奧會開幕式“萬無一失”,中國聯通傾全公司之力,確保所有節點聯絡光纜采用雙路由雙上聯,部署各類專線471條、固定電話及無線固話115部、公網對講(POC)終端241臺、WiFi點位495個、基站85個、室分點位895個、OTN網絡點位1692個、OIN網絡點位301個、綜合布線3032條、開通應急通信車2輛。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鋪設各類型臨時光纜45余公里、馬道1800余塊,并對長途骨干網光纜,央視圖像視頻傳送光纜、承載冬奧會重保大客戶業務光纜等管線設備實施重點保障,累計巡查光纜900條,共計6000余公里。
而焰火保障團隊歷經6個月的準備,數百小時的測試,在4次全要素演練及開幕式正式保障中,保障人員低溫環境現場值守累計時長達64個小時。
中國聯通“移網團隊”創新采用的 “分布式大規模天線技術”“空頻多維5G能力融合”“載波聚合”“全面的SA網絡”“5G切片”“小區合并”“智能動態波束”“大上行”八大黑科技,為鳥巢拉起了一張全球最先進的5G網絡,5G能力相比4G提升了20倍以上,滿足了場心運動員5G網絡體驗及全場數萬名觀眾的用網要求。
首戰即決戰
奧運之火在“雙奧之城”再次點燃,但是對中國聯通的5000余位工程師們來說,“首戰即決戰”。
“我們都是數著開幕式倒計時過日子。”在中國聯通冬奧通信運行指揮中心值守的通信服務主管趙海超最期待的就是開幕式。因為,這是中國向世界亮相的盛典,也是每個冬奧通信保障人的首次大考。
有“冬奧通信保障智慧大腦”之稱的中國聯通冬奧通信運行指揮中心,空間面積不大,承擔的任務卻非常關鍵。
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事期間,北京、張家口兩地三賽區全部奧運場館及設施的通信信息網絡,都由該中心實時統一監控、統一調度、統一響應和統一服務,為所有場館提供7x24小時的技術支撐服務。可做到毫秒級故障精準定位、秒級快速故障上報、一分鐘之內可將檢修信令發給前方的工程師。
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掀開了特殊的“世界級科技展”的序幕,但這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織牢冬奧兩地三賽區“一張網”的同時,中國聯通在所有冬奧場館都注入了“智慧”基因,以智慧的應用、豐富的產品服務冬奧。
中國聯通42支通信保障隊伍為“智慧觀賽、智慧辦賽、智慧參賽”三大場景創新應用體系打底的成色將在接下來的賽事中逐一顯現。
從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首次使用電子計時到現在,每屆奧運盛會的開啟,總是伴隨著新的科技成果的落地。
開幕式上,5G網絡滿足了現場觀眾、演職人員同時在線收發短視頻、視頻通話、直播等業務,同時給了場外觀眾新的沉浸式體驗。
人們相信,這場首次實現全5G覆蓋的科技奧運,也將讓更多的創新應用從賽場走向大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