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來源:thecompanies.biz網站相關報道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中國數字經濟領域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出臺,引發國外媒體廣泛關注。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近日刊發題為《從6G到大數據!中國致力于提高經濟中的科技含量》的文章稱,中國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高于2020年的7.8%”,這一目標凸顯了中國力爭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取得領先優勢的雄心壯志。
文章指出,《規劃》提出了中國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10%,也為未來幾年提出了具體目標,包括全國在線零售額從2020年的11.76萬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17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的規模從2020年的8.16萬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14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5%等。
文章稱,作為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一部分,中國要想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仰仗大數據和6G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擘畫了中國從2021到2025年的發展藍圖,去年中國強調要提升“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力度,從而實現科技領域的自立自強。
中國估計,目前互聯網連接速度最快的千兆寬帶用戶的數量將從2020年的640萬增加到2025年的6000萬。事實上,提高互聯網連接的廣度和速度是中國提高數字經濟在GDP中所占份額戰略的一部分。
文章稱,中國將促進5G的商業部署和大規模應用,5G有望促進下一代超高速互聯網的實現。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開始推廣和部署5G。
此外,中國也提出了發展第六代移動通信(6G)的目標。中國于2019年開始了6G的研發工作,計劃增加對6G研發的支持力度,并參與6G國際標準的制定。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還希望在制定全球技術標準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分析師表示,此舉可能增強中國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多領域的影響力。
文章指出,中國還承諾繼續對國內技術部門進行監管。過去一年,中國加強了對互聯網公司的監管,并在反壟斷、數據保護等領域引入了新的法律。
《規劃》還表示,將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治理方法,同時將明確各監管機構的職責,并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