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科技日報記者 董映璧
新年伊始,俄羅斯第五波新冠疫情如海嘯般襲來。正如奧密克戎毒株正在歐美大地肆虐,引爆俄這波疫情的也是奧密克戎毒株。短短2周時間,俄日增新冠確診數從1.5萬增加到6萬多,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目前,俄各地醫療機構正在增添床位、補充醫療人員、儲備藥物,同時通過積極督促民眾接種疫苗、加強個人預防和取消大規模聚集活動等措施來緩解疫情。
第五波疫情的特點
截至1月23日,俄境內新冠病毒總感染人數超過1100萬,病亡人數超過32.6萬;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萬,日病亡人數接近700;疫情重災區莫斯科總感染人數超過210萬,病亡人數接近3.8萬,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7萬。上述數據是去年同期的一倍。
同前四波疫情相比,第五波疫情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本輪疫情由奧密克戎毒株引起,且傳播速度驚人。俄研究發現,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是德爾塔的3—5倍,一個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攜帶者可以感染100人;其次,奧密克戎感染者基本上屬于輕癥,潛伏期1—4天,發病前3天通常體溫會升高到38.5℃,有虛弱、咳嗽、喉嚨發癢等癥狀,肺部發生感染的現象很少,所有癥狀會在一周左右的時間消失,致死率較低;第三,青少年和兒童感染奧密克戎的比例大幅增加。
俄相關研究機構發現,奧密克戎感染者大多接種過疫苗或曾感染過新冠,這說明該病毒免疫逃逸性極強。俄“衛星-V”疫苗研發的學術帶頭人、衛生部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科學院院士亞歷山大·金茨堡接種“衛星-V”疫苗后有非常高的抗體,抗體滴度超過了500標準單位/毫升,但他去歐洲出差期間,仍被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研究還發現,奧密克戎感染者輕癥與接種疫苗或者體內已有抗體有關,奧密克戎重癥患者大多沒有接種過疫苗。
目前疫情最嚴重的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州等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有關專家指出,半月內疫情將會迅速蔓延到其他州。從前四波疫情持續的時間來看,這波疫情將在1月底或者2月初達到高峰,預計高峰期日感染病例將接近10萬。
疫情暴發的原因
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傳入是首因。去年年底至今,有部分俄公民從南非和歐洲旅游返回,而這些地區是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暴發的重災區。其次是節日期間人員的聚集和流動。元旦期間,俄全境放假10天,人員流動、聚集大大增多,導致原本有所下降的第四波疫情反彈。第三,疫苗接種水平仍比較低。目前,俄居民完全接種2劑疫苗的人數大約7600萬,群體免疫剛剛達到63%,還有相當一部分俄公民不愿接種疫苗。第四,防控措施松懈。第四波疫情期間,俄政府采取了老年人居家隔離,餐館、影劇院和學校關閉,旅游、交通出行需出示疫苗接種二維碼以及大型集會活動停止等措施,大大遏制了疫情的蔓延,至去年12月底全俄境內單日新增病例下降了50%。但之后,防控措施逐漸松懈,佩戴口罩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也不再嚴格要求執行。
對奧密克戎“清零”措施失敗
自2021年11月20日南非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后,俄從去年11月26日起加強對所有入境人員的防疫管控。這些措施包括:第一,對來自南非等地區的所有人員集中隔離14天,期間進行3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隨后對陽性病例進行全基因測序;第二,對從其他國家和地區入境的人員進行14天健康管理;第三,建議居民新年假期不要出國旅行,并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有效期從72小時改為48小時。俄防疫機構希望通過這些措施阻斷奧密克戎在俄境內的傳播。今年1月4日,俄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局長波波娃曾稱,輸入俄的奧密克戎病例只有103例,并被全部清除。也就是說初期的清理措施有效果,但后來隨著輸入型病例的急劇增加,加上一些地方部門對入境隔離措施的執行不力,“清零”措施不得不放棄。面對奧密克戎巨大的傳播能力,第五波疫情必然暴發。
加強疫苗接種仍為防控重點
面對疫苗接種過低的現狀,俄總統普京曾多次在各類會議上要求政府想辦法提高疫苗接種水平,希望到夏季時群體免疫水平能夠達到85%。首先是積極督促那些還未接種疫苗者盡快接種。世界上能研發和生產新冠疫苗的國家只有四五個,俄是其中之一,俄也是很早就開始疫苗接種的國家,但俄疫苗接種嚴重滯后。其次是推廣疫苗加強針。俄有關部門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半年或者一年后抗體水平大大降低,需要再次接種疫苗;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民眾也要接種疫苗,以保持和提高抗體水平。第三,從1月底開始為12—17歲的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衛星-M”。第四,增添床位,補充醫療人員,儲備藥物,加強個人預防和取消大規模聚集活動。(科技日報莫斯科1月2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