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1月13日,記者從甘肅鐵投集團天隴鐵路項目處了解到,新建鐵路天水至隴南線(簡稱天隴鐵路)于2022年1月全線開工建設。該線路北接天平線并通過聯絡線與隴海線天水站銜接,經天平線向東北與寶中、西平及長慶線相通,南與蘭渝線接軌可達川渝地區,連通甘肅東部煤炭資源富集區和煤炭外運的重要目的地,建成后將為隴東地區煤炭資源外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甘肅鐵投集團黨委副書記武建成介紹,天隴鐵路是甘肅省第一條全額投資、自主修建的鐵路,是連接甘肅省天水市與隴南市之間的快速鐵路干線,線路總長215.258千米,其中天水市境內59.248千米,隴南市境內156.010千米。項目總投資243.23億元,設計時速160公里/小時,建設工期5年半。
線路經過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麥積區、秦州區,隴南市徽縣、成縣、康縣和武都區。將新設車站15座,自北向南依次為潘集寨站、麥積山站、娘娘壩站、李子園站、麻沿站、江洛站、水泉站、成縣站、西狹站、太石站、平洛站、佛崖站、安化站、馬街站、兩水站。
線路整體呈東北—西南走向,沿線通過的主要地貌單元有黃土粱峁溝壑區、天水—西禮盆地中山區、秦嶺中山區,線路兩次翻越秦嶺,海拔高度1200余米,區域地質具有“一頻、二高、三復雜”的顯著特征。
天隴鐵路沿線地質地貌復雜,途經黃土粱昴溝壑區、天水—西禮盆地中山區、秦嶺中山區等三個地貌單元,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集中、大面積發育,深大活動斷裂、高烈度地震、高地應力等地質問題突出。此外,天隴鐵路所經地區生態系統獨特、歷史文化悠久,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環境敏感區多,保護等級高。天隴鐵路項目設計總工程師王月新坦言,對鐵路設計工作而言,面對如此復雜的地質條件,項目勘測設計中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項目采取了‘空天地’一體化綜合勘察手段,盡可能地在選線階段繞避重大不良地質區和環境敏感區,貫徹綜合選線理念,科學設計線路方案,同時在施工期間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和監測,減小施工期間對保護區的影響。”王月新說。
“天隴鐵路是甘肅省‘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甘肅鐵投集團副總經理蔡文杰介紹。建成后對加快補齊甘肅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打通甘肅南向通道,填補區域路網空白、完善全省鐵路網絡布局和構建區域綜合交通體系,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能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武建成說,對于天隴鐵路,甘肅鐵投集團有兩個愿景。一是依托天水和隴南的綜合交通區位優勢,將天水和隴南打造成銜接順暢、功能齊備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天隴鐵路在區域現代化物流和綜合交通融合發展方面的引領帶動作用。
同時,打造天隴鐵路沿線經濟產業融合發展帶,建設隴煤南下能源供給功能核心和南貨北上資源互補功能核心,推進隴南經濟開發區產業核心增長極和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核心增長極,實現軌道交通與有色金屬開發、全域旅游、裝備電子制造、現代物流、磷化工、火電能源、農副產品、綜合物業的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