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為打通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首批“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日前在貴州畢節市高新區正式交付使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劉選國,貴州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何淑平,上海大豐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朱天玲,畢節市新區領導盧文蔚,畢節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馬永義等參與交付儀式、走訪及項目座談。
為錦繡社區“紅十字博愛e站”揭牌儀式
劉選國一行先后在畢節市金海湖新區參觀體驗了“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項目小壩鎮衛生院醫生與北京宣武醫院的遠程會診,與湖南湘雅醫院的遠程超聲影像會診及遠程培訓工作站的工作情況。在雙山鎮錦繡社區衛生室、歸化村衛生室“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調查了解遠程診斷、慢病管理、電子病歷等信息化平臺的應用情況。在驗收過程中看到,鄉衛生院醫生可順暢地通過配套的視頻系統及數字系統平臺上傳檢驗數據,與省級人民醫院、北京宣武醫院、湖南湘雅醫院等三甲醫院進行聯合診療。村衛生室就診患者憑身份證就可進行血壓心率等方面的檢查,并自動生成檢查報告,建立的健康檔案可分享給患者或監護人。村衛生室心電圖數據可遠傳給省級醫院心電圖室進行診斷,并回傳有資質檢驗醫生的檢測報告。
小壩衛生院與北京宣武醫院的專家進行呼吸疾病遠程診療
鄉衛生院影像科室與長沙湘雅醫院的教授進行實時影像檢查診斷
衛生室數字化檢測及健康管理
在畢節高新區座談會上,項目援助方、執行方及受益的鄉鎮衛生院代表及畢節衛健部門、醫保部門、地方紅十字負責人就項目的應用和可持續運營進行了研討。劉選國在會議總結中介紹了“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項目意義及建設目標,并對下一步如何發揮項目作用提出了要求。他說,中國紅基會紅十字天使計劃在過去15年的時間里,已在中西部鄉村援建了2600多所紅十字博愛衛生站。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后,希望引入數字技術和智慧醫療,通過對鄉、村衛生院、衛生室遠程診療技術和設備的植入或升級,把三甲醫院先進醫療技術連接到鄉村,提升鄉村兩級醫療診斷水平,并通過互聯網在線課程持續培養提升鄉村醫生、基層醫生醫療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醫療差距,打通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守護鄉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希望在各方努力下,加強對“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項目研究探索,進一步組合遠程醫療、智慧醫療資源,完善運行模式,建立規范運行標準,用好現有設備,實現可持續發展,達成“凝聚人道力量,守護鄉村健康”項目目標。
項目座談會
何淑平表示,“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的順利交付使用是紅十字會“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體現,希望紅十字基層組織廣泛動員人道資源,不斷增強人道救助實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救助服務,配合推進“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項目實施,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參與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朱天玲說,做好基層醫療設施建設關系到鄉村群眾的健康福祉,上海大豐公益基金會參與“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項目的創新設計和試點運行,下一步將依托健康e站開展疾病公益篩查、基層醫師人才培訓、服務和技術應用交流等公益活動,并將試點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幫助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提升疾病診療能力和服務能力,實現城市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有效下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屬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與上海大豐基金會及愛心企業支持下啟動的“博愛基層公衛援建計劃”的主體項目,該計劃旨在通過援建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運用網絡科技手段建設基層醫療信息化系統,探索基層醫療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公共衛生及防控防疫體系發展探索新路徑。首批5個“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由上海大豐基金會捐資建設,由南華和平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后期平臺運維管理。
盧文蔚表示,新區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將管好用好援助設備和系統,助力基層群眾的生命與健康。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供圖)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