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實習生 周玟玟
12月2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豐都縣建設畜禽產業基地新聞發布會,豐都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唐守淵在發布會上介紹,豐都已經成功創建以畜禽為主導產業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該園區將圍繞打造西部智慧畜禽養殖基地,立足牛、雞兩大產業,建設健康養殖、產業技術、產業融合、創業創新孵化、高質量發展等五大基地。
著力打造現代畜禽產業基地
據了解,近年來,豐都縣委、縣政府按照“大龍頭引領、集約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全鏈條推進、資源化利用”思路,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發展要求,正全力推進建設中國肉牛之都、打造西南地區雞產業基地、建成重慶市智慧生豬養殖強縣。
唐守淵介紹,當前豐都縣整合涉農統籌資金3.5億元,支持國有平臺公司融資貸款9億元,建設養殖場、精深加工廠及配套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全縣肉牛存、出欄分別為15.6萬頭、8.3萬頭;蛋種雞、蛋雞存欄分別達到60萬羽、180萬羽,肉雞、土雞出欄分別達到1000萬羽、200萬羽;生豬存、出欄分別達到35萬頭、43萬頭。
“我們主要有五個方面的措施來支持全縣的畜禽產業發展,包括組織保障、管理機制、資金支持、考核督促、政策扶持。”唐守淵介紹,在扶持政策上,豐都縣出臺了建設畜禽產業基地的獎勵扶持辦法,從養殖的投資、融資、擔保、保險、貼息等方面,對養殖大戶、龍頭企業予以支持。
為著力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養殖,豐都縣采取“四化”來提升產業能級,主要體現在布局科學化、養殖規模化、設施智能化和糞污資源化。據了解,全縣已建成6家有機肥加工企業,年產有機肥20萬噸,規模養殖場環保設施配套率達100%,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80%。
科技支撐現代畜禽產業基地建設
“在建設現代畜禽產業基地過程中,豐都縣主要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契機,加強和深化與科研單位高校的合作,搭建科研平臺,助力畜禽產業發展。”豐都縣副縣長嚴奉勇介紹,他們主要是搭建兩個平臺、兩個體系。
兩個平臺指的是搭建科研平臺和支持企業自主建立科技平臺。一是組建了肉牛產業研究院,西南大學豐都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肉牛科技專家大院等科技平臺,該科技平臺主要在牧草的種植、畜禽的飼養、肉類的加工等方面進行創新和研究。此外豐都縣也大力支持企業自主建立科技平臺,推動了重慶恒都肉牛科技院在豐都落成,主要開展食品加工、牛副產品加工,牛肉深加工等產品的研發。
兩個體系指的是建立科技服務體系和科技人才體系。豐都縣長期與西南大學、畜禽科院、中國畜牧業協會與中國肉類協會建立深度的合作關系,組建了畜禽發展的專家顧問團隊,并建立由市級的首席專家、市縣的科技特派員、縣級的科技技術團隊以及鄉鎮的技術員組成的四級的科技服務體系。科技人才方面通過實施“三才計劃”,在今年年底引進了相關人才200名左右。去年以來已引進碩士34人、本科以上340人。
據了解,2018年豐都縣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目前已經全面完成“一中心八園區”的建設任務,引進培育企業82家,實施科技項目52個,新建種養基地82個,參與制定重慶地方標準達到11項,在園區范圍內授權的發明專利有80項,獲得了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研發新產品114個。園區總產值目前已經突破了40億元,新增就業達到5000人,在園區范圍內,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了15000元。今年4月豐都縣獲得農業部批準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該園區主要是以牛、雞為主導產業,將建設健康養殖、技術研發、創業創新孵化、高質量發展等五大基地。
唐守淵表示,下一步豐都縣委、縣政府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要求,圍繞建設中國肉牛之都、打造西南地區雞產業基地、建成重慶市智慧生豬養殖強縣目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加快構建現代畜牧業養殖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加工流通體系,不斷增強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強力打造現代畜禽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