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實習生 吳婷
12月4日,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江蘇大學主辦的2021年“一帶一路”農業現代化國際合作發展論壇在江蘇鎮江舉行。圍繞“后疫情時代國際合作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國內外200余位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共同探討政產學研融合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為持續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農業技術、設備和商貿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格局建言獻策。
圖片由江蘇大學提供
“‘一帶一路’沿線遍布著農業大國,加強現代農業國際合作,對維護‘一帶一路’區域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意義重大。”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致辭時表示,本次論壇的成功開展有利于進一步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為國際人才、項目對接等提供專業指導與服務。
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指出,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強科技創新,另一方面要培養高質量人才,還需要匯集優質資源,依托“一帶一路”農業裝備國際(產能)合作聯盟為平臺和企業手拉手,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實現人才培養和企業技術抱團走向“一帶一路”。
據了解,“一帶一路”農業現代化國際合作發展論壇由江蘇大學發起,自2018年起每年舉辦,始終傳承發揚絲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對于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現代化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