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通訊員 魏德胤
11月30日凌晨4時,冰城哈爾濱還沉浸在寒冷的夜色中。宋建鑫關掉鬧鐘,從床上爬了起來。用冷水洗洗臉,不到3分鐘時間,他已經讓自己進入了工作狀態。
“我的工作從每天凌晨4點開始,一年365天,風雨無阻。”
宋建鑫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務段管控中心添乘組的一位專職添乘技術人員。按照我國高鐵技術規定,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列車,每天正式運營前,都要開行一趟確認列車,用以檢驗線路和供電等部門的設備檢修質量,超前解決隱患,確保后續開行列車上的旅客安全。俗稱“排雷”。
“我們乘坐的這趟列車和運輸旅客的列車外觀沒有差別,區別在于車上拉的都是各單位添乘檢查的技術人員?!彼谓蔚墓ぷ黪r為人知,但他自豪地稱自己是鐵路安全的“探路者”。
4時30分,宋建鑫來到哈爾濱西站。雖說剛剛入冬,但哈爾濱的氣溫仍然格外冷。在冷清的站臺上,氣溫只有-18℃。
編號DJ7411的列車緩緩進站,這就是神秘的高鐵確認列車,也被稱之為“蹚雷車”。從2018年9月30日哈佳快速鐵路開通至今,這趟列車3年多來日復一日,從不間斷。它今天的任務是巡檢哈佳鐵路343公里線路設備質量。這趟車上,只有宋建鑫、高鐵司機以及乘警等5人。
5時01分,宋建鑫將便攜式添乘檢查儀數據接收探頭連到動車組駕駛臺上,測試工作準備完畢后,司機拿起電話,向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高鐵行車調度匯報:“DJ7411次人員已到齊,具備開車條件。”隨著列車啟動,宋建鑫目不轉睛地盯著添乘儀的屏幕,生怕漏下哪怕細微的晃動。
時速80公里、120公里、150公里、200公里……這趟五個人的檢查列車在夜色里穿行于茫茫雪原,窗外的燈火如亮線般從眼前劃過,宋建鑫卻無暇看一眼。宋建鑫介紹,哈佳鐵路列車以200公里速度飛馳,每秒跑55.5米,作為專業檢查線路狀態的他,不僅要靠檢查儀器,也要通過體感來判斷線路的狀態。
“如果線路存在細小的凍害或者晃動,我們都能感覺到。因為干這個活,視線和身體都特別敏感。”為了保持精力集中,在哈爾濱到佳木斯間,宋建鑫全程站立,目不轉睛盯著前方,不時拿出筆記本記錄著。
7時06分,DJ7411次列車??吭诩涯舅拐?。完成了所有的檢查工作,宋建鑫向單位通報線路狀態優良。
69分鐘后,D7802次列車將從佳木斯發出,開始哈佳快速鐵路新一天的運營工作。
天色放亮,站臺上人流開始涌動。但極少有人知道,在奔波的路上,還有一群人像宋建鑫這樣的人在默默守護著鐵路線路設備的安全質量。
(哈鐵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