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12月3日,連接昆明和萬象、全線采用中國標準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老撾自此邁入鐵路運輸時代。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后,昆明至磨憨最快5小時20分可達,磨丁至萬象最快3時20分可達。加上口岸通關時間,旅客從昆明至萬象最快10小時左右可達。
中老鐵路線路全長1035公里。其中昆明至玉溪段長106公里,為設計時速200公里的雙線電氣化鐵路,已于2016年12月建成通車;新建玉溪至磨憨段長507公里,為設計時速160公里、雙線單線相結合的電氣化鐵路,由國鐵集團所屬的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承建;新建磨丁至萬象段長422公里,為設計時速160公里的單線電氣化鐵路,由國鐵集團所屬的中國鐵路國際公司及其他中方股東與老撾國家鐵路公司合資成立的老中鐵路公司承建,采用BOT模式建設。
中老鐵路是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國際鐵路,線路北起中國西南地區的昆明市,向南經玉溪市、普洱市、西雙版納自治州,過中國磨憨鐵路口岸和老撾磨丁鐵路口岸,進入老撾北部地區,繼續向南經瑯南塔省、烏多姆賽省、瑯勃拉邦省、萬象省,到達老撾首都萬象市。
據國鐵集團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穿越眾多山脈和水系,沿線地質結構復雜,具有高地熱、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和活躍的新構造運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活躍的外動力地質條件、活躍的岸坡淺表改造過程等特點,修建難度極大。
中老鐵路建設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從規劃選線、施工管理、運營維護全過程,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有效繞避瑯勃拉邦世界遺產保護區的核心區、萬榮巖溶旅游風景區、橄欖壩風景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為野生亞洲象專門設置了遷移通道和防護柵欄;綜合運用水土保護、棄渣利用、節能環保材料等先進技術手段,全線綠化總面積達307萬平方米,建成了綠色環保鐵路。
該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投入運營的“瀾滄號”動車組,是老中鐵路公司組織招標采購、中國中車集團所屬企業聯合制造的。在設計制造過程中,國鐵集團組織中標企業,依托中國復興號動力集中動車組成熟技術,針對跨境運輸環境和線路條件,進行了適應性改進。“瀾滄號”的命名,源于老撾的古稱“瀾滄”王國和流經中老兩國的瀾滄江,寓意著兩國一衣帶水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關系。“瀾滄號”動車組車體外觀呈流線型,采用老撾國旗色“紅、藍、白”三色涂裝,寓意“國旗之美”。動車組內飾采用“占芭天香”、“錦繡江山”兩種主題設計。旅客信息顯示、廣播和服務標識均采用中文、老撾文、英文三種語言,配有餐車、無障礙座椅、盲人標識等設施。
中老鐵路開通初期,老撾段由老中鐵路公司委托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運營維護。
該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運營初期,全線投入運營的有昆明、玉溪、元江、普洱、西雙版納、孟賽、瑯勃拉邦、萬榮、蓬洪、萬象等25座車站,呈現“一站一景”鮮明特色,車站建筑風格充分融合地域文化,配備了先進完善的服務設施,能夠為旅客出行或貨物運輸提供優質服務。其中磨憨、磨丁站采用一體化設計和跨境互聯關鍵技術,設國內和國際列車到發線,是可實現快速通關功能的口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