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聚焦
高分辨率艾滋病病毒衣殼結構圖確定
英國電子生物成像中心使用電子斷層掃描和亞像素斷層圖平均化的新技術,確定了艾滋病病毒(HIV)衣殼蛋白、以及其與宿主細胞因子相互作用的復合結構圖像,分辨率約5.4埃。研究人員還建立了整個HIV衣殼蛋白的原子模型,或為開發以衣殼蛋白為靶向的抗HIV藥物提供新思路。
科“星”閃耀
微生物墨水能3D打印可編程“活材料”
美國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用基因改造大腸桿菌制成的高級微生物墨水,可以用來打印具有功能性和可編程屬性的3D材料。該研究同時演示了這項技術的潛在應用,比如隔離在環境中出現的有毒化學物質雙酚A。
技術刷新
人工智能技術揭示前所未知細胞成分
大多數人類疾病實質上是細胞故障的產物。但要了解細胞的哪些部分出錯會導致疾病,科學家首先需要對細胞有完整的了解。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此次介紹了尺度集成細胞技術,這是一種結合了顯微鏡、生物化學和人工智能的技術,揭示了以前未知的細胞成分,為人類發育和疾病提供新線索。
驀然回“首”
碘動力航天器首次完成在軌測試
法國ThrustMe公司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個使用碘工質推進系統的小型衛星,成功實現在軌運行。在電推進系統中使用碘而不是更貴也更難儲存的氙氣,或能提升航天器的性能。研究結果凸顯出碘作為航天業替代推進劑的優勢。
化學鍵形成首次成功監測
英國科學家借助高質量X射線衍射技術以及固態核磁共振技術,首次成功監測到化學反應的不同階段——一個鍵斷裂,另一個鍵形成的細節,最新成果有望促進催化劑領域相關研究的發展。
月球上的二氧化碳冷阱首獲證實
經過數十年研究,美國科學家首次證實月球上存在可能蘊藏固體二氧化碳的冷阱。這一發現或對未來的月球任務產生重大影響,并有望幫助機器人或人類在月球上長期定居。
基礎探索
讓物質隱形的奇異量子效應證實
幾十年前,科學家預言存在一種奇異的量子效應——泡利阻塞,即如果一團氣體變得足夠冷且足夠致密,它就能隱形。美國和新西蘭科學家利用激光擠壓并冷卻鋰氣體等,使其密度和溫度變化到足以減少光散射量的程度,由此證明了泡利阻塞效應,未來有望利用其開發能抑制光的材料,進一步提高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和效率。
奇觀軼聞
“超級果凍”材料可抗汽車碾壓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柔軟而堅固的新材料,外觀和感覺就像軟軟的果凍,但其可承受相當于大象站在上面的重量,在壓縮時就像一塊超硬、防碎的玻璃。其還可完全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即使其80%的成分是水。
(本欄目主持人 張夢然)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