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棉花耕作栽培和生理生態創新團隊董合忠等在《農業科學學報》(英文)發表間作控制棉田病蟲害發生的綜述論文。
棉花害蟲種類多、數量大,但目前對棉花病蟲害的防治仍然主要依賴化學農藥。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棉花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基于棉田間作套種的農業生態治理成為棉花病蟲害控制研究領域的熱點。
該論文評述了棉花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通常可以增加間作體系的總產量和經濟效益,而不降低棉花品質;間作作物還可以通過改變農田的生態結構和環境條件,提高天敵種群數量、降低或抑制害蟲種群密度,有效防控棉田害蟲。棉田間作套種既是解決棉花與糧食和其他經濟作物爭地矛盾的有效途徑,也是改善棉田天敵群落結構、防控病蟲害的一條重要途徑。
綜述文章側重于對現有棉田間作套種模式在降低棉田病蟲害發生方面的表現和潛在機制的論述,同時討論了其局限性及應用前景。旨在設計經濟可行和生態友好的棉田害蟲管理策略,以減少化學藥劑使用,并降低棉花生產成本。(王方)